文丽云 川观新闻记者 唐子晴

一潭碧水,水波微漾。池边绿树成荫,三三两两的居民,或坐在游廊的长凳上闲聊,或环步道漫步。10月11日,攀枝花市西区清香坪街道金沙社区蓝湖小区的蓝湖公园周边,一派宁静美好的景象。这背后,是一个“烂湖”变“蓝湖”的故事。

据金沙社区党委书记刘秀华介绍,蓝湖小区是攀枝花市西区第一个规模较大的纯商业住宅小区,修建于2007年,2010年居民陆续开始入住,有住户2128户5800多人。乔迁的喜悦还没持续太久,小区权责不清、管理混乱、居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日益凸显。

“最糟糕的时候小区没有物业,居民们直接称这里‘烂湖小区’。”刘秀华回忆道,曾经,小区里普遍存在私搭乱建、杂物随意堆放、垃圾遍布楼道、路灯长年“罢工”等乱象,直接导致小区的公共管理陷入半瘫痪状态。“要建立起小区长效治理机制,让居民们都自觉参与,难度相当大。”

从无到有,如何迈出第一步?“我们从离社区最近的地方开始治理,有问题解决快,先建好一个点,再全面铺开。”刘秀华说,从2019年底开始,社区形成并完善了“社区党委+院落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长四员”的社区治理体系,建立起“社区党委+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级联动机制,从而走出了一条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有了党建引领还不够,居民自治也要跟得上。既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旗帜作用,又要充分调动社区群众积极参与的热情。

“我们把闲置的垃圾房改造成院落议事厅,居民就在自家院子里讨论自家的事儿,大家参与的热情很高,议事会经常一开就是好几个小时。”塞纳院落党支部书记金洁说,“院落议事”能解决不少问题,已解决了门禁锁设定、院落整治、晾衣区的划分等36个事项,院落“微治理”成效颇丰。

“要我说,最让我们开心的事还是路灯全部亮了。”77岁的居民周世兴说,原来因为没有路灯,大伙只能赶在天黑前在蓝湖边短暂逗留,而现在,路灯亮了,跳广场舞的、散步的居民多了起来,小区热热闹闹。

从2015年开始,蓝湖公园内的30盏路灯因为电线被盗、路灯损坏等多种原因陆续熄灭,给夜间来此处休闲、散步、纳凉的居民带来诸多不便。“湖边路灯长久不亮”,成为居民们反应强烈的问题,但因为换路灯需要一大笔钱,物业与居民间始终没有形成妥善的解决办法。

今年7月,社区将居民们的这一诉求向包联单位区政协反映。西区政协及时组织片区的部分政协委员,与街道、开发商、物业公司负责人以及小区居民代表一道,实地查看蓝湖公园周围路灯情况,现场开展“微协商”,共同想办法、出点子、找对策。经多方协商解决,8月30日,路灯终于亮了。

真正让蓝湖活起来的,还是那一汪碧水。由于天气炎热,蓝湖容易干涸,长期没有清淤,每当水枯时“又脏又臭”。“前段时间,我们已经督促开发商将湖底的淤泥进行了部分清理,正在协商更有效的办法,同时还会加强对开发商的监督。”西区住房城乡建设局的黄敏说。

共驻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互惠。“金沙社区自实行区域化党建模式以来,不断释放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合力,曾经的“烂湖小区”摇身一变成为焕然一新的蓝湖小区,正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起了作用。”西区区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烈这样评价蓝湖小区的变化。

(攀枝花市西区融媒体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