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镇,剑门蜀道线上一个山水秀丽的大镇,自改革开放以来,以其农产品资源富集、生态环境优良而成为四川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剑阁县重点建设的“一城八镇“之一。


巍然屹立的玉兰山,见证了开封近百年来的羽化蝶变;缓缓流淌的西河水,正诉说着一个个过往的逸闻轶事。从2015年到2019年,开封是剑阁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基础设施变化最大、生态建设成效最好、产业发展最旺、群众增收最多的时期。


五年来,百废待兴,千帆竟渡的开封,在不断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坚持围绕决战决胜贫困战略,紧扣乡村振兴“三个关键词”,舞动大工笔,描绘新画卷,增添群众幸福感!


关键词之一:决战决胜贫困


剑阁县委副书记、县长张世忠(右2)在开封调研产业扶贫工作



五年来,开封镇守初心,担使命,念好“精准脱贫”真字经。高举扶贫大旗,明确目标、制定方案、落实责任,从一而终;启动“六个一”帮扶机制,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脱贫攻坚帮扶体系;落实五级书记遍访规定。镇党委书记、镇长山一程,水一程,足迹遍布辖区内所有贫困户。班子成员、帮扶责任人沉下身子,访民情,对标施策,精准帮扶,持续发力,把温暖渗到了所有贫困户,把业绩写在了大地上,产业、医疗、教育、金融、就业、结对帮扶工作实现了全覆盖;着力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缺什么补什么,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全心全意为贫困群众撑起社会保障之网、打好社会保障之基,瞩目2019年,解决困难问题1341个,贫困户退出138户358人,贫困发生率0%,实现了从“温饱型”向“保障型”的飞跃。


镇党委书记郑炳生(左1)镇长田克平(左2)在白山村危房改造现场办公



决战决胜贫困,三个百分之百成亮点。


住房不用愁。全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89户251人,入住率100%;危房成安居。危旧房改造110户,其中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18户,完工率100%;医疗负担轻。小病医疗不出村,县内住院报销自付比例不超过10%,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696户2106人已全部参保,参保率达100%;义务教育全覆盖。经摸底排查,无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子女未接受义务教育。


关键词之二:做活“山水文章”


作为传统农业大镇,开封一直拥有山多地阔、气候适宜、人力资源丰富等创业创富优势,如何用好、激活优势?五年来,从步入“脱困之年”到“奋斗之年”的开封,历经了产业结构零散、微小、无特色短板的羞愧和阵痛,也收获了扬长避短,谋求转型,奋然崛起的自信和喜悦。


回首过往,重塑生态圈的思路及行动始于2015年,在接下来如火如荼的攻坚进程中,开封抢抓政策机遇,瞄准市场“风向标”,摆出大棋局,合力同心让传统产业厚积薄发,新兴产业日益崛起,融合发展,加快发展。


向青山进发,做活“山水文章”,再造一个新型产业大镇使开封不断迈步新征程。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采取“政府+公司+农户”的运行模式,全面整合现有资源。通过基地建设、技术拓展,在种养业方面做大做强生态文章,匠心打造绿色、天然、无公害农产品“金名片。


紧扣市场脉络,优选特色产业。五年来,开封以龙头带动为核心,大力培育和引进经营主体,在西河、柳沙河沿线及连片贫困村建成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以发展羊肚菌、油橄榄、绿色蔬菜、核桃等为主,引进北川县鸿易达公司种植羊肚菌500亩、润丰林公司种植油橄榄500亩;柳沙河流域产业示范片,覆盖中营村、友爱村、东华村、永生村,以发展蜜柚、羌凤李、葛根等为主,引进四川德发公司种植蜜柚等柑橘1000亩、四川果益公司种植羌凤李500亩;郭家沟产业示范片,覆盖高山村、白云村,以生猪、中药材、乌梅为主,引进巨星集团建设年出栏年出栏6000头种猪场、剑阁县天逸公司种植乌梅500亩、正公寺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白芨等中药材500亩;引进梓潼德发有限公司、四川吴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川羌族自治县鸿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发展特色水果、中药材和食用菌种植;鼓励本地有志青年和返乡成功人士,建立合作社发展土鸡养殖、藤椒、油橄榄、核桃、果药种植。截止2019年底,全镇另植核桃4400亩,蜜柚柑橘656亩、贵妃枣500亩、油橄榄500亩,葛根、石斛和丹参等药材2000亩;养殖小龙虾30亩,土鸡等小家禽出栏40万羽,生猪出栏16000余头,肉牛240余头……


友爱、高山、白云3个贫困村成为农业转型的“急先锋”,近年以产业发展周转资金入股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形式,通过建成风险可控,利益关联,保底分红,三方获利的利益链机制,强力推动特色生态种养业见成效,出成果。实现集体经济从零到7.022万、3.6万、4.85万的华丽蜕变,人均集体经济分红分别为56.08元、58.25元、白云村65元。


同坝村羊肚菌种植基地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党的现代农业政策激活了一方经济。村民王树雄高兴地说:“现在不出村就能找到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平时务工务农两不误,还能照顾老人尽孝心,镇、村领导们有眼光、有能力,这日子越过越舒心。”


关键词之三: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固本强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是振兴乡村的关键标尺。开封镇按照“全域规划、联合整治,镇村联动、区域一体”的要求,实行全镇规划、全镇建设、全镇提升、全镇管理的理念,从镇到村的一组一户,一房一院的环境绿化、美化、净化、硬化、亮化作为突破口和主攻点,大力提升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农韵的宜居乡村。


五年来,全镇修建硬化村组道路97.25公里,易地扶贫搬迁配套项目52.513公里,实现了村组主要道路硬化路全覆盖;整治山坪塘14口,新建微水池8口,修建河堰6道,实施人饮项目33处,解决了高山村组近4300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让群众喝上了“放心水”;完善了龙桥村、中营村办公场所,新建了白云村、高山村、鞍山村的文化广场,倾力提升了村级公共服务能力。


集镇是“脸面”,村社是“身板”,誓让开封山更青,水更秀,景更美。开封镇举全镇之力,筹资上百万元新购了洒水车、压缩式垃圾车,增设了垃圾桶、集镇路灯等公共设施设备;重拳整治垃圾乱丢、摊点乱摆、广告乱贴、车辆乱停等五乱;分段分片实施网格化管理,加强城管巡查力度;增加公益性岗位30个,保持集镇街道、小巷光洁明亮;全面推行“河长制”,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重点对河道进行清洁,清淤,让河水畅流无污染;在各村(社区)广泛开展卫生示范户评选活动,不断调动群众积极性;实施禁养区养殖场另行选址搬离或关停,共建养殖户化粪池9口,织就污水处理管网,使场镇污水接入污水处理厂,让村民远离养殖污染。友爱、白云村作为开封镇首批人居环境整治村,镇、村共筹资510余万元,投工5000余个,清除垃圾62余处,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管网5000余米,2个老年人活动中心,2个公共厕所,配备体育设施2处。


环境整治后的友爱村一角


走进今天的开封镇,眼波流转处,村道环绕,白墙红瓦,传统小院,现代乡村别墅群,娱乐文化广场,休闲健身设施应有尽有,田园诗画尽在其间。


开封镇大手笔实施乡村振兴,大气魄整治住居环境,让众多群众收获了幸福。


“现在垃圾有人拾,污水自有处理池,家家门前无脏物,户户房中亮堂堂,我们住的舒适,吃的健康,活的自在,和城里人没啥区别了。”友爱村61岁村民王仕雄说出了自己的切身感受。


“从老屋搬到新居,现在出门不沾泥,吃水不用担,电视频道换着看,上街赶场不走路,村里打工也能挣到钱,生了病有诊所,空闲时间还可以到文化广场去健身、打牌下棋,这种摸得着,看得见的生活实在是太幸福了!”白云村71岁老人郭树德站在门前跟记者讲述着自己生活的变化,满口都是幸福的味道。


五年攻坚,春华秋实。开封注定在史册内闪耀着灿烂的光辉!(杨攀记者杨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