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富群 眉山观察 李骏豪 川报观察记者 文铭权

2019年,眉山市经信局围绕“环成都经济圈开放发展示范市”建设要求,坚持抓好重大工业项目、传统产业转型、特色产业培育三个重点,以加快培育“3135”产业和推进成眉工业同城发展为抓手,全市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预计全年,全市累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5%以上;完成工业投资312亿元、技改投资92亿元。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工业税收实现30亿元以上。2019年,被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表彰为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

2019年:十大亮点,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一:产业培育

精准优化产业布局

对标全省“5+1”现代产业体系,精准编制了“3135”六大产业(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农产品及食品加工、机械及高端装备产业、绿色化工、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推进成眉产业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

务实推进产业发展

制发年度行动计划,细化工作目标。每个产业确定一位市领导联系,有力有序推动产业发展。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编制了产业培育工作手册,汇编了优质产品目录,组建6个行业协会,分产业召开推介会。全市“3135”产业共有规上企业490户,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8%;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医药三大新兴产业占全市比重达到38%,较去年提升8个百分点。

关键词二:项目投资

招强引优,不断强链补链

全市经信系统干部150余人次先后前往20余个省、市,参与考察对接80余次,精准招引投资400亿元的万华化学西南基地项目、120亿元的通威10GW晶硅产业园项目、投资25亿元的信利光电集成触控和微型摄像模组项目等一批产业高端项目,预计全年全市新签约工业项目82个,合同金额784.87亿元。

加快项目建设,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全面落实重大项目“领导联系服务、红色代办、挂图作战”等制度,有力推进斑布产业园项目、亚洲铝业西南产业基地暨年产300万平方米环保铝模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其中:信利光电项目已全面建成投产,截止10月累计实现产值近10亿元;信利5代线已建成投产申报入规。积极承接优质产业转移,推进成眉合作同频共振。

积极承接优质产业转移,推进成眉合作同频共振

先后组织600余户企业参加成都平原八市州对接会等对接活动10次。全年,成眉产业合作共计协议引资164亿元,在建、竣工、储备成眉合作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达到69个,计划年度投资64.5亿元。

关键词三:企业培育

推进规模企业培育突破

印发了《眉山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规退规管理办法》,鼓励企业“小升规”、新投产项目入规。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1户。实施“专精特新”培育计划,首次建立市级重点中小企业培育库,德鑫航空、中车紧固件成为首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数量位居全省第二。是推进大企业大集团培育突破。

推进重点中小企业培育突破

动态培育50户重点企业,创新“企业服务日”活动,组织企业赴华为等地学习,举办“全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市(州)行眉山活动”、“2019年税务助企市州行活动”等活动,解决企业实际困难60余个。预计全年,50户重点企业实现产值510亿元,同比增长29%。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各项工作有序推进,6户企业认定为省军民融合企业。格力电工(眉山)首次入围全省大企业大集团100强,金象赛瑞再次成为四川省民营企业100强,金象赛瑞三聚氰胺生产获工信部“单项冠军”称号。

推进大企业大集团培育突破

成功招引联合利华等13户世界500强企业落户眉山,数量位居全省第二;德恩精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全市上市企业增至3家,数量居全省第6位,上市企业总市值近200亿元。

推进企业管理升级突破

在全省率先开展规模以上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工作,鼓励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预计全市78户规模以上企业完成规范化改制第一阶段工作;目前,全市已有85户工业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中35户通过评审。

关键词四:创新驱动

完善创新体系

修订完善并重新出台了《眉山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并制发了对应的评价工作指南。持续开展R&D活动覆盖行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覆盖率13%,预计全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0%。

加大研发投入

持续开展R&D活动覆盖行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覆盖率13%,预计全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0%。

培育创新主体

大力培育企业技术中心,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金象赛瑞、眉山中车紧固件等80余户企业与清华、港大、川大等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2019年,成功培育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8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户,成功认定金象赛瑞、眉山中车制动科技、青城机械等3户企业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户数全省第2位。

关键词五:绿色发展

加快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

制定淘汰落后年度计划,开展涉钢企业清理排查,推进砖瓦行业规范整合和产能减量化置换,预计全年,淘汰75t/h燃煤锅炉一台、机砖产能1.52亿匹、建材瓦产能20万块、编织袋产能2430吨、煤气发生炉6套等。

加快深度治理,开展工业污染防治

制发了《“散乱污”企业环保整治参考标准》《工业固废堆场治理规范工作方案》等规范指导性文件,率先在全省引进省工业环境监测研究院提供工业环保管理服务,深入开展“一对一”环保诊断,建立涉磷企业治理、废水深度治理、资源综合利用等台账,“一企一策”扎实开展整治。全市1611户“散乱污”企业已全部完成整治,打造了青神县力兴机械产业孵化园、丹棱县有大机械产业园等一批工业污染防治示范项目,醴泉河流域达Ⅳ类水质标准。

加快节能降耗,实施清洁生产

开展了重点工业企业节能节水行动,累计节能35万吨标煤、节水600万方,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15年下降32.75%,成功创建市级以上节水型企业6户。

加快绿色制造,实施眉山智造

率先在全省探索制定市级智能制造评价管理办法,成功培育6个市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成功创建省级绿色工厂15个、数量居全省第3位,国家级绿色工厂(产品)4个。

关键词六:园区建设

园区布局不断优化

坚持“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原则,严控项目准入,积极发展主导产业,园区布局日趋合理,初步实现集群集约发展。目前,全市12个重点工业园区,拥有省级以上工业开发区(高新区)7个,已建成1个200亿园区、3个100亿园区、3个50亿园区。

园区效益不断提升

预计全年,园区有429户规上企业,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1200亿元,同比增长17.07%;完成工业投资250亿元,同比增长7.29%;完成更新改造投资69.35亿元,工业入库税金31亿元。

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2019年全市重点工业园区建成面积59.98平方千米,重点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其中金象园区污水处理在全国率先实现化工园区废水处理达地表水准三类标准。甘眉园区、金象园区被省上确立为新型工业化(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眉山“中国泡菜城”被成功认定为四川首批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

关键词七:信息技术

高标准谋划5G建设

制定了《眉山市促进5G产业发展的意见》,积极谋划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市政府与省三大通信运营商在共同发展5G方面达成战略合作,积极争取5G网络省内试点,加快推进启迪控股5G产业园、联想叠云创新科技园等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持续推进民生工程、电信普遍服务项目、通信扶贫、携号转网和网络提速降费等项目,截止目前已完成通信基础设施投入约4.2亿元。

推广应用“互联网+”模式

积极开展两化融合贯标、企业上云等工作,蒙牛乳业等4户企业成功认定为省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市“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达23户。首次在地级市举办中国信息消费推进联盟年会暨中国信息消费交流大会。

关键词八:服务保障

积极对上争取,助力企业发展

全年累计争取国家级、省级项目资金1.8亿元。其中,四川阿格瑞OLED新材料建设项目获国家“2019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5000万元支持,成为眉山设区建市以来单个工业项目获得补助资金最高的项目。德恩精工“基于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集成应用”项目列入了国家工信部2019年度工业强基传感器“一条龙”应用计划示范项目,成为全省仅有的4个企业(项目)之一。

落实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成本

细化分解“工业10条”“民营经济20条”,推动出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6个实施细则108条措施,预计全年,全市可实现减负降本53.5亿元。成功争取10户企业使用留存电,320户企业纳入直购电和电力市场化交易,预计节约企业用电成本11.4亿元。与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签订《建设天然气高效利用示范园区战略合作协议》,优先将金象化工产业园区建设为川渝地区首个“天然气高效利用示范园区”, 在天然气量和价格上给予特殊优惠政策。

用好四大平台,解决融资困难

充分运用市工投公司,市应急转贷资金、风险补偿基金和市中小保等平台,累计为24户企业办理31笔转贷资金10.38亿元;为8户企业办理9笔风险补偿资金0.76亿元。组织银企对接活动13次,服务企业245家,促成贷款近37亿元。全面摸排闲置工业企业,预计实现产值188亿元,利税19亿元,新增就业人员8000人。

关键词九:安全维稳

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

开展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贸行业专项整治等十大安全专项大整治,聘请行业专家对全市242户化工、危化、易燃易爆、人员密集型企业、涉氨制冷等重点企业进行了40余户(次)抽查,查出各隐患和问题120处,并形成闭环管理。

认真做好重要节点安全隐患大排查

在“全国两会”、“国庆70周年”等重要时段,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对危化品、加油站等易燃易爆行业企业进行重点抽查,特别是今年70周年“国庆”期间,对23家规模企业、2家加油站(点)、2家储油库进行拉网式排查,发现安全隐患30处,并要求企业及时完成整改。

全力做好工业系统信访维稳工作

及时对信访人员反映的有关问题进行回复,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及时为军转干部发放生活困难补贴、医疗特殊困难救助、节日慰问金,组织500余名军转干部进行健康体检,全面落实军转干部政策待遇。

关键词十:机关建设

抓好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先后召开全市经信系统及市经信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扎实开展党建工作,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不断完善机关制度管理体系,从制度上规范流程、堵塞漏洞。

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先后组建8个调研组,深入重点企业和项目开展调研,共撰写27篇调研报告;及时收集梳理区县和企业反映的59个问题,目前已协调解决39个问题;开展《关于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等15个专项整治,力争把问题清单变成效果清单。

抓好干部能力提升

先后编印《“3135”产业培育工作手册》、《工业知识读本》等系列读本,组织开展全市经信系统能力提升活动和工业季度主题活动,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抓好打击“黑广播”和电力、通讯、无线电等保障工作

先后为“东马”、“历史村镇的未来”等10余次重大活动提供坚强保障,先后完成4次民航干扰排查任务,参与各类考试保障16场、累计保障时间210个小时。

抓好脱贫攻坚工作

走访慰问131人次贫困户、贫困党员,慰问金额约4.3万元,协调项目资金20余万元。

抓好“双创”包保工作

落实 “包保”工作经费,支持社区阵地建设,开展“城中村”路面硬化、排水沟清淤加盖等整治工作;协调三大运营商在主城区14个通信营业厅实测点设立“双创”宣传点位,先后组织通信运营商共推送宣传短信20批次共计276余万条;牵头开展“蜘蛛网”改造,协调运营商对8.7万多米不规范通信线路进行整治,协调电力部门对8万多米不规范电力线路进行整治。

抓好信息宣传工作

召开全市工业系统信息宣传工作,及时宣传工业系统的特色亮点。全年,有100余篇信息被中央、省、市媒体采用。其中被省两办采用8篇,被《国办要情》采用1篇,且10余次获得省、市领导肯定性批示。

2020年:三大举措  实现六大突破

2020年,全市经信系统将围绕工业稳增长,突出“抓传统制造业再升级、重大工业项目快推进、绿色智能制造大融合”,奋力实现 “六大突破”,加快提升产业层级和发展质效,推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争全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5%—9%,完成工业投资330亿元,更新改造投资100亿元。

奋力实现支柱产业培育新突破

聚焦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率先突破500亿元,深入推进成眉工业同城,加快产业协同发展。

奋力实现项目投资新突破

全力推进万华化学2期、昊华化工等跟踪项目早日签约落地,力争全年新招引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大工业项目20个以上;推动国为制药生产基地2期等项目开工建设;推动通威太阳能光伏项目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实施“三化四新”技术改造行动,力争全年实施技术改造项目80个以上。

奋力实现绿色发展新突破

培育绿色制造示范企业,持续开展工业污染防治攻坚,健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长效机制;实施一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奋力实现创新驱动新突破

力争规上工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0%以上,新建设一批省级创新平台,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

奋力实现“两化”融合新突破

逐步演进升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基站站址规划编制,争取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网络技术在我市相关领域实施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积极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奋力实现服务保障新突破

力争全年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45亿以上;继续加强能源要素保障,打造产融平台载体,营造工业发展更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