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川报观察记者 吴晓铃

      编者的话:1月10日星期五,四川日报的名牌副刊《天府周末》在封面版上推出特稿《隆昌石头记 石牌坊讲述风云激荡300多年历史》一文,重点介绍“立体史书”隆昌石牌坊的奥妙。其中的细节、来历和知识,让人大开眼界。

      春节将至

      你是不是又盘算着在胡吃海塞之外

      到哪里短暂出游?

      出国或者飞三亚太贵

      周边的峨眉山、都江堰估计人满为患

      喜欢踏古访幽的网友

      我们这次为你推荐隆昌的石牌坊群

      隆昌,内江的一个县级市,与重庆接壤。很少有人知道,在隆昌境内,却保存有国内规模最大、种类最全以及唯一男女同坊的石牌坊群。

      这17座明清时期的石牌坊,大部分呈念珠状一字排列在曾经连接巴蜀两地的千年古驿道上。它们逶迤成群、古朴典雅、雕刻精细、寓意深远,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力。

      跨越300多年


      古驿道上留下石牌坊群

      说到牌坊,大家往往想到的就是老一辈挂在嘴边的贞节牌坊。几块石头雕刻一下立在那里,好像也没啥专程跑一趟的必要。不过,隆昌的牌坊,规模大,种类多,每一座都有故事,堪称立体的史书。无论从史料价值,艺术价值还是建造技艺的角度,都值得品味。

      去隆昌之前

      我们不妨先了解——

      什么是牌坊文化?

      牌坊,独具中华特色。它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隆昌历史上有“六路要冲”的交通区位优势,历代县州官吏绅商等纷纷在此勒石竖碑,存坊作碣。数百年来,留存至今的牌坊仍多达17座。


      1月初,我们专门前往实地

      为大家踏访了一番↓↓↓

      在隆昌市区,从高楼林立的大街进入城区南关,拔地而起的隆昌石牌坊群就这样突然出现在眼前。牌坊两侧,是青砖灰瓦的仿古建筑;牌坊之下,一条踩得坑坑洼洼的青石板路蜿蜒向前。

      古色古香的建筑群,牌坊下睡觉的猫、旁边闲坐抽烟的老人,好像时光就此停驻。

      70多岁的隆昌前文物管理所所长陈举强告诉我们,隆昌,因隆桥驿而兴。

      早在秦汉时期,这里就号称是东连荆湘、北接秦陇、南通滇海、西驰叙马、东北接安岳荣城,西南往黎雅僰羌的“六路要冲”。客观上成为一处绝好的宣传教化走廊。再加上隆昌盛产青石,本地甚至外县州的官吏绅商纷纷在此竖起牌坊。

      根据《隆昌县志》以及上世纪50年代四川省第4次文物调查显示

      ——隆昌城内曾有石牌坊69座,另有171座庙观镇山门坊。

      如今,古牌坊仍保留了17座,其中13座相对集中地分布在隆昌市区的巴蜀古驿道上。南关牌坊7座,北关6座,其余4座则散布在隆昌乡野。

      “隆昌牌坊最大的特点,就是种类多。”

      陈举强说


      17座牌坊中,既有庆祝当地老人年过百岁的百岁坊,也有旌表孝道、守节的节孝坊、贞节坊;有宣扬善举的功德坊,也有为地方官礼赞的德政坊。牌坊类别共计9种,居全国之最。不仅如此,隆昌现存牌坊最早的修建于明朝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其余大部分为清代嘉庆、道光、咸丰年间所建,时间跨度390多年。它们如今依然保存完整,实属不易。


      一座座牌坊背后

      是一段段鲜活的历史——

      百岁坊


      古朴端庄,光绪年间当地集资为百岁老人舒承湜修建。舒承湜活了103岁,在平均年龄只有40多岁的清代,这是超级长寿了。当时的四川总督丁葆桢也为牌坊正匾题写了“世上难逢”4个大字。丁葆桢就是传说中川菜宫保鸡丁的开创者。

      节孝总坊一

      建于清咸丰5年(公元1855)年


      表彰了188名节孝妇,是中国石牌坊中同时表彰人数最多的一座。牌匾上的名字密密麻麻、蔚为壮观(配100多个人名的细节图)。


      牌坊一般只旌表一人,一人一坊。然而牌坊的大量修建,成为地方财政的负担。后来清代史学家赵翼向朝廷建议每座牌坊的修建,官府只出30两银子,不足者由坊足自筹。然而咸丰皇帝一口气表彰了188人,即使每座牌坊官府只补贴30两银子,近6000两的支出,也令隆昌无力承担。于是,开创了“多人同坊”的历史。

      节孝总坊二


      建于光绪年间,表彰的“先进个人”虽然只有161人,却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创下了“男女同坊”的奇观。当然,160名节妇和一名孝子,分别居于一坊的正反面,也算回避了“男女授受不亲”之嫌。


      走在古驿道上

      可以看到同样高大巍峨的牌坊

      寄予了造坊者的不同美好祝愿

      郭玉峦功德坊


      此坊建于光绪年间。上匾的“乐善好施”中的“善”字,下面少写了两点。这样的“错误”,其实出自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它提醒着人们善行永无止境,没有做完之时。



      觉罗国欢德政坊


      牌坊最高处的刹尖雕刻了一头站立撒尿的双面公猴,寓意“公侯百代”的颂祝。



      隆昌城区外的郭陈氏节孝坊


      把饕餮等四大凶兽刻在了左右额枋之上,以护卫坊主的节守和荣华富贵。



      “除暴安良”碑


      隆昌的古驿道之上,还留下富顺县绅商士民为当地官员所立的“除暴安良”碑。将富顺官员的“形象广告”打到了隆昌,也从侧面印证了隆昌作为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




      工艺精湛


      见证古人精巧构思


      专门跑一趟除了看稀奇

      自然还要看门道

      隆昌牌坊寄予了各种美好祝愿的牌坊,因此在修造、雕刻、撰文等方面都极为讲究。隆昌牌坊高大有气势、雕刻有内涵,仅一座禹王宫的山门坊,就留下了众多值得玩味品评之处。

      在隆昌二中校园外,建于清同治年间的禹王宫山门坊,是现存隆昌石牌坊中最华丽精美的一座。牌坊采用了四柱、三门、三重檐、五滴水的形制,通高15米,面阔10米,在浅丘之巅巍巍屹立。最吸引眼球的是别具一格的雕饰和题字。

      抬头仰望,匾额上“禹庙”二字的四周,雕刻了9条栩栩如生的龙。

      众所周知,九条龙在中国有代表江山社稷之意。一般情况下,没有圣旨批准,任何地方都不可能允许刻制九条龙的图案。然而,大禹治水,功盖九州,享九龙之尊,不受朝廷等级制度的限制,因此供奉他的禹王宫山门,才能雕刻九龙匾。

      这座山门坊上,还以浮雕、镂空雕等多种手法,雕刻了“三英战吕布”“龙凤呈祥”“八仙过海”“水漫金山”等戏曲故事,一展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艺。

      “三英战吕布”雕刻

      还有一处看点:“三英战吕布”的雕刻,图案上却只见刘备、张飞力战吕布,不见关羽。且张飞使用的武器不是丈八蛇矛,而是青龙偃月刀。这是为啥?

      原来,禹王宫山门坊原建于乾隆年间,毁于大火,在同治年间重建。此时,关羽已经清朝历代皇帝加封,成为武圣人,地位只有孔子才能相匹。所以,三英战吕布的故事也不需要圣人亲自出面,一把青龙偃月刀,就是他的化身。这种处理方式,不能不说设计者构思巧妙、用心良苦。

      更多的牌坊

      同样见证着工匠的独具匠心

      如果你有时间

      不妨都去转一转——

      嵌瓷观赏坊


      在隆昌渔箭镇王家店村的嵌瓷观赏坊,是隆昌唯一一座砖砌彩塑嵌瓷牌坊,在全国绝无仅有。它纯属当年造坊的大地主附庸风雅之用。无论是匾额上的“瑞映南亭”还是正匾上的“飞觞醉月”,映照的都是主人乞求天赐祥瑞以及能够月下斗酒的美好愿望。

      郭陈氏节孝坊


      每根石柱重达10余吨,它们在没有起重机的古代,凭借人力能够立起,并且不用任何榫卯,支撑牌坊屹立数百年不倒,展示的正是古人杰出的建造技艺。

      这几座德政坊

      堪称廉政教育的示范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与很多地方保留的牌坊多为节孝坊、贞节坊不同,隆昌现存的17座石牌坊中,仅德政坊就多达6座。其中刘光第德政坊,还是历史上继明朝宰相许国之后,官员活人建德政坊的第二人。

      古代修建德政坊有一个原则 :活人不建坊,官员更不能在任上建坊。但是天津人刘光第在道光年间赴隆昌任知县时,当地百姓偏偏就为他修建了一座牌坊,以感恩他的德政。

      原来,隆昌商贾云集,流亡和乞丐也多。道光25年,刘光第决定在县城南北两关修建了栖流所收容乞丐,使无家可归者能有一席安身之地。他带头捐献了半年的俸禄,同时向全县乡绅发出捐款倡议。流亡穷民不仅解决了居所和吃饭问题,还可以学到石匠、泥瓦匠等手艺。此后,刘光第又重修古隆昌八景之一的回龙观,被指重振隆昌文运,得到爱戴。

      至于觉罗国欢德政坊,同样是颂赞觉罗国欢为政隆昌时的政绩彰著。

      这位知县刚到隆昌时就遭遇大旱,全县饥荒。为求龙王下雨,知县大人相继在回龙观、龙潭寺等地求雨,均无效果。有人表示龙王可能在附近另一处老龙洞纳凉休息、忘记兴云布雨,建议知县再去求雨时,觉罗国欢一怒之下命人用火枪对着龙洞一阵乱轰。怪事出现了,不久之后,乌云遍布,下了大雨。此后,隆昌每逢天旱求雨不至,渐渐就有了“打龙洞”的独特风俗。

      建于清咸丰年间的李吉寿德政坊,则见证了清王朝政权在太平天国冲击下,隆昌知县李吉寿如何采取措施保境安民。

      李吉寿隆昌就任时,太平天国已定都天京,乘机作乱的匪类盗贼也开始扰民害民。为保地方平安,李吉寿采用了编甲练团、寓兵于农等方式训练地方武装。虽然维护清王朝统治为本,客观上也铲锄了强暴势力。

      划重点


      隆昌因为众多牌坊依然保留完好,被授予了中国石牌坊之乡的称号。17座牌坊也早已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未来,它们将是当地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现在,隆昌已开始对石牌坊旅游区进行整体提升改造,并且与附近的古宇湖一起争创国家5A景区。


      以后,到隆昌观牌坊品味历史,到古宇湖观候鸟赏湖光山色,再品尝一下隆昌的羊肉汤等各色美食,简直不摆了。



      对了,小编亲测:隆昌羊肉汤非常鲜,早上到街边店喝一碗,爽得很。羊肉小笼包一定要吃,甩各地的驰名商标包子好几条街哈。


      交通小贴士


      到隆昌可乘高铁,50分钟左右即可到达。

      开车走成渝高速约2个半小时至3小时。

      目前牌坊群和古宇湖都可免费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