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娟 川观新闻记者 唐子晴

9月23日,秋分节气,攀枝花市盐边县永兴镇江西村里,金黄的稻谷被明媚的阳光照亮。山风吹来,稻穗金黄,稻香弥漫,稻花鱼穿梭其间,一幅“金色画卷”随风展开。

看得见的绿色美如画,看不见的美味水中游。江西村全年日照时间长,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源自大山深处的江西河、双河河水,一年四季川流不息。九月的江西村,鲤鱼吃饱了稻花,最肥最甜时,即可开田放水,将稻花鱼端上餐桌,品享美味。

依托优越的气候、优质的水源等生态条件,今年年初,江西村开启了“优质稻+稻花鱼”种养结合模式,将传统的自发养殖变为产业养殖。产出的稻花鱼不仅尾红、鳞片金黄,肉质也是格外紧实鲜嫩,这些鱼苗和水稻共生,在水稻收获前即可捕捞上市,被称为“稻花鱼”。

“我们村都是生态种养,一水两用,一田多收。”江西村村民卢兵捞起一条“稻花鱼”说道。稻花鱼能够以稻田中的杂草、害虫等为食,不仅减少了病虫害,而且鱼产生的排泄物又能够成为水稻的肥料,养殖成本也非常低,是一种无公害的绿色食物,养出的鱼生态环保,还促进了稻谷产业生态化。

此外,稻谷和稻花鱼的产量和质量均得到提高,一亩田能收220斤左右稻花鱼,每公斤能卖到25元,种出的稻米香,价格高,一亩田的收入能达8千元左右,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下田能抓鱼,田边可赏景。围绕“稻鱼共作”种养模式,江西村拉长产业链条,做起农文旅融合发展文章。

“乡村要振兴,产业首先要兴旺。”江西村党总支书记梁元健说道,“我们引进的稻花鱼产业,现已形成了稻鱼共生的生态系统,水稻亩产值在提高的同时还能够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很有前景。”

据梁元健介绍,下一步,江西村将大力发展以稻花鱼为主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把稻花鱼推向市场,让村民有更实在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