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程文雯
组织开展“企业家进校园”“科学家进园区”“百校千企大对接”三大系列活动817场(次),累计吸引2400余家企业、1300余名专家参与,促进500余家企业与高校院所达成成果转化、技术开发合作项目728项,合同金额超过13亿元。12月29日,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公布了“菁蓉汇·校企双进” 活动开展情况。
今年,围绕成都“5+5+1”重点产业领域和66个产业功能区,成都市科技局策划、开展了“菁蓉汇·校企双进”系列活动,结合产业功能区需求和高校、院所、企业的优势资源,用城市推动、市场行动的方式,重构创新创业创造要素的“流向”,让企业家走进校园、让科学家走进园区,让科技成果在产业功能区“落脚”,成果丰硕。
促进500余家企业与高校院所达成合作项目728项
“‘菁蓉汇·校企双进’形式非常接地气,帮助企业与高校院所科研团队建立密切联系”。川开电器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姬广辉介绍,公司在今年5月的“校企双进”西南交通大学专场活动中与西南交通大学科研团队达成了项目合作,6月,该公司再次派出7人团队参加“校企双进”上海交通大学专场活动,现场达成4项技术合作意向。
产业功能区的谋篇布局,其意义在于要成为城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的承载之“器”。“如何引导产业功能区承接校院企地各方优势资源要素集聚,培育产业功能区发展新动能?
成都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过去企业想要找高校解决需求,却缺乏畅通渠道;而科研人员又烦恼如何让成果 “研有所用”,“结合产业功能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需求,引导高校院所与产业功能区对接, ‘菁蓉汇·校企双进’系列活动应运而生。”
“菁蓉汇·校企双进”系列活动由“企业家进校园”“科学家进园区”“百校千企大对接”三个活动板块构成,通过搭建产业功能区与高校院所精准对接平台,不断引聚创新要素资源到产业功能区。
截至目前,成都组织开展了“企业家进校园”“科学家进园区”“百校千企大对接”三大系列活动817场(次),累计吸引2400余家企业、1300余名专家参与,促进500余家企业与高校院所达成成果转化、技术开发合作项目728项,合同金额超过13亿元。
推动创新要素向产业功能区聚集
今年9月,以色列Kamedis亚太•中国药用植物创新中心已签约落户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该项目正是“菁蓉汇·校企双进”落地成果之一。
在“校企双进·企业家进校园” 四川农业大学专场活动上启动的农科e站平台,已与多项国内外项目达成合作,并且引进以色列专家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农科e站 的“落脚点”正是生物医药产业功能区。
让相关产业功能区及重点企业走进高校进行专业对接,“企业家进校园”活动采取“1+3”模式,即现场签约+参观实验室、逛科技成果超市、路演对接。截至目前,成都已举办32场“企业家进校园”活动,走进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十余所知名高校院所,展示高校院所优质成果1000余项,发布企业需求400余项。
“科学家进园区”活动从产业功能区企业需求端入手,帮助企业匹配域内外高校院所智力资源。成都已举办182场“科学家进园区”活动,170名著名院士专家和知名教授参与,帮助近1000余家企业加速创新,促进55个项目合作。
此外,成都还开展“百校千企大对接”活动,组织产业功能区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进行走访对接。开展了共计633场(次)活动,走访对接了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等国家重点创新平台。
“走出去”引聚创新资源落地成都
成都、上海、武汉、北京……以“菁蓉汇·校企双进”平台吸引人才来蓉、创新技术来蓉,成都今年首次尝试以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为坐标,深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今年6月,“菁蓉汇·校企双进”首出川,走进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与四家企业签订协议意向,签约金额约2000万元;展示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创新成果102个,发布企业需求79个,30余个项目实现对接。
10月,“菁蓉汇·校企双进”走进华中科技大学,吸引了华中科技大学科研团队近20个的100余位科研人员进行专场对接,展示了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创新成果111个,成都企业发布33个需求,超过10个项目达成了合作意向。
12月,“菁蓉汇·校企双进”走进清华大学。两项校企地合作项目进行签约,发布101个清华大学成果和51个企业需求,推动20个项目现场达成合作意向。
据统计,“菁蓉汇·校企双进”活动开展以来,直接推动产业功能区、科技型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项目合作728项。四川大学成都国际麻醉及神经创制与转化中心项目,富士康、易诚智讯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联合研究院等一批功能性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项目落地产业功能区,助推产业功能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成都市科学技术局供图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川观网友134171 2019-12-29
推动创新要素向产业功能区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