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艺凡  罗雨虹 川报观察记者 李丹

记者12月16日从西华大学获悉,该校外国语学院教师团队历经四年精心翻译的杰作《成都精览》新鲜出炉,收到各方好评。在今年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这本全面深入介绍成都的英文版著作《成都精览》——An Essential Survey of Chengdu,引得现场不少外国友人驻足翻阅,爱不释手,纷纷为深厚的成都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点赞。而这本书,就是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陈达教授团队(陈达、杨存友、李学芹、龚小萍、郭志军)历经四年精心翻译的杰作。

“这个任务有点烫手”

4年前,当时成都市政府为打造成都名片,打算向国际友人推出介绍成都历史文化的英文译作,正在寻求合作伙伴时,由专家推荐了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接到任务后,陈达教授立即在全院选拔组建翻译队伍,杨存友、李学芹、龚小萍、郭志军等老师主动请缨。团队成员先对文本进行了整体分析,《成都精览》是介绍成都的一本小册子。这本书采用地方志的文体(其中古文占了很大比重),全书上起先秦,下至民国,时间跨4500多年。“历史跨度如此之大,不要说外省人,就连普通本地成都人都尚且不能悉知,任务有点烫手。” 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李学芹回忆道。

“服务地方是我们的责任,这个事情有利于学校,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教师成长。”最终,团队决定坚持下去,完成这个任务。

“我太难了”

团队针对此书的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进行了讨论后,先试译了一小部分,把基本翻译方案定了下来,然后各成员开始按照章节进行交叉互译。为了更多了解巴蜀文化,团队成员利用寒暑假和周末时间先后到金沙、武侯祠、王建墓等历史遗址和博物馆实地参观考察,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浏览查阅相关书籍。

“古诗词、古文献、人物身份考证等等问题,让没有太多接触过古籍的几位老师有点泄气,实在是太难了!”谈到当时面临的困难时,陈达教授至今仍记忆犹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人人都能脱口而出的这句诗,但在翻译过程中,对“道”的理解,翻译不好久容易误读。“蜀道是指入蜀所爬的山,并非确切的一条道路,这在译文中要确保不会引起误会,造成歧义。”陈达教授举例说。

翻译太难,还体现在书中有不少人物身份需要加以解释。比如“巴蜀”,最终直接译为“Ba and Shu”;道教的阴阳也是译为“Ying”“Yang”,不仅要使国外读者易于理解,还要弘扬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棒棒哒” 喜提各方好评

今年8月,6000册英文版《成都精览》与读者见面了。“娃娃诞生了!”译作正式出版后,外国语学院5位翻译老师的喜悦之情不言而喻。

英文版《成都精览》发行后,在翻译界内好评如潮。四川省应用外语研究会会长李伟彬教授评价说:“英文版《成都精览》这本书,凝聚了西华大学这群翻译者们的匠心,优美的遣词造句,生动优雅的向国际传递了成都声音,向世人讲好了中国故事。”

成就不仅仅如此。啃下这块硬骨头后,翻译团队的老师们表示收获颇丰,“不仅提升了对古籍的翻译能力,还大大拓展了研究课题范围。”巴蜀文化国内研究甚多,但如何走出去的研究较少,基于此,老师们的目光转向了巴蜀文化对外宣传的问题上。肖复平老师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美汉学中的扬雄译介与研究》,杨存友老师申报的省部级项目《成都志外宣翻译问题策略》,陈达教授申报的省社科联项目《十九大报告中科学社会主义外宣传播中语言的应用》,皆是由此次经历阐发而来。

这是文化的继承,也是文化的传播。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也从中受益。学生参加国际交流会议担任翻译志愿者的时候,向外国友人用英语介绍成都文化更加自信如流。

图片由西华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