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雷倢

川剧,这门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其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晚唐“杂剧”。

进入本世纪初期,当人们把目光投向川剧时,赫然发现它已被列入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何“振兴川剧”,成了每一个川剧人和川剧迷的心声。而“振兴川剧”的行动也从未停止。

成都市成华区为保护和弘扬川剧艺术,政企双方在推动城市更新升级改造的同时,也为在此营业多年的梅花川剧团提供了活动新场景,让传统文化重新“活”起来、“潮”起来。

深耕川剧表演艺术30余年

始终坚信明天会更好

“戏里你为帝王我为相,戏外为讨生活愁断肠。”谈到川剧人走过的路,梅花川剧团团长廖晓健带着一丝苦笑说,与川剧结缘的30多年里,他和爱人在这条路上走得颇为艰辛。

13岁时,廖晓健开始学习川剧,从学打击乐入门,他的爱人胡雪梅也是在那一年开始学川剧旦角。谁知刚学成登台,很不凑巧遇上了市、县川剧团改制,各川剧团需自负盈亏。

“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事,受此冲击,没有财政资金支持的川剧团大批解散,大量川剧演员流落民间,我俩也不例外。”廖晓健说,不得已,他拉着好友组建了一支乐队,到酒吧走穴演出,胡雪梅则尝试过歌舞表演,然而几经兜兜转转,他们又回归了川剧,进入“火把剧团”在川渝各地巡回演出。

“火把剧团”,顾名思义,指的是生存在边远乡村,常在夜间唱戏需点火把照明的民间剧团。“那时我们正年轻,跟着剧团走遍了巴蜀大地,我还记得我们常说一句话:打不走,骂不走,卖不到钱,自然走!”廖晓健说,在民间川剧团摸爬滚打多年后,夫妻俩决心安定下来,于是便于2008年加盟了当时的成都一心桥川剧团。一年后,这对夫妻接手了该剧团,廖晓健负责经营,而胡雪梅则全身心投入表演。

当时他们并没有想到,撑起一个剧团要面临多大的困难。此后的几个月里,剧团生意冷清,每天不到百人观看演出。每个月5800元的房租加上演员们的工资、水电费,压得两人喘不过气来。

“虽然举步维艰,但我们一直相信,再坚持一下,总会越来越好。”回忆起当初筚路蓝缕的日子,廖晓健的目光中满是深情。

城市更新剧院“升级”

川剧文化名片将越来越响亮

2011年,廖晓健和胡雪梅迎来了川剧事业的拐点——一心桥川剧团搬到了猛追湾街道香香巷,并更名为梅花川剧团。

“‘梅花奖’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取这个新名字也寄托着我们的希望。”廖晓健说,让夫妻俩开心的是,忠实的戏迷朋友也跟着一起“搬了过来”。最多可同时容纳200多人看戏的新场子里,常常挤满平均年龄六七十岁、捧一盏清茶一坐就是一个下午的戏迷。他感慨地说:“高山流水,大抵如此!”

夫妻俩格外珍惜来剧场的戏迷,甚至哪个位置常坐的是哪个人,他们都一清二楚。但他们也细心地发现,几乎每一年过去,都会有几个熟悉的老戏迷不再出现——他们再也不会来了……

在来到猛追湾的第9个年头,梅花川剧团再次迈上了发展新台阶——在猛追湾市民休闲区一期项目实施过程中,为保护和弘扬川剧艺术,区委区政府推动梅花川剧团从旧址搬到了精心打造的猛追湾望平坊(原人民纸箱厂三楼),且项目实施方万科公司还以低于市场平均价的租金在望平坊为剧院租下了新场地,“梅花川剧团这张文化名片,将立足成华,越来越响亮。”万科中西部城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万巷更新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说。

“9月26日,新剧场可以首演了!”短短的一句话,让沉寂了五个多月的梅花川剧团微信群“炸开了锅”。丢下“炸弹”的团长廖晓建彼时正站在新剧场的中央,目光中对前路充满希望……

如今,新剧场已投用两个多月,运营效果良好。廖晓健笃定地说:“川剧其实生命力很顽强,你说现在的艺术形式,有几个像川剧这样,每天都有100多个忠实的观众买票来看?”谈到剧团和川剧的未来,廖晓健兴奋地说,等剧团逐步稳定下来,接下来他们还将尝试做川剧博物馆、川剧学校,甚至拍一部讲述川剧师兄弟情谊的电影。他坚信,川剧的明天会像新剧场墙上的四个大字一样:蜀戏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