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杰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公布《空气污染(霾)人群健康防护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老幼孕等敏感人群、慢性病患者以及长期户外作业人员为霾污染防护的三类重点人群,并建议中小学、幼儿园配置空气净化器。一时间,雾霾、空气净化器和健康的话题再次引发关注。

其实,即便没有《指南》,进入冬季,雾霾和健康的话题就已经很热了——卷土重来的雾霾,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身边,雾霾是会呼吸的痛,每一次呼吸都提醒人们它的存在。只不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正式公布相关指南,再次重申了雾霾对健康的影响,让人们重视起来。

这样的提醒当然非常必要。保护未成年人,就是保护未来。学校要不要安净化器,官方建议也更容易听得进去。当然,这终究是建议,具体安还是不安,还要征求意见,看学校和家长的实际状况。

更进一步说,提高防护意识固然是对的,但不管是戴口罩还是安装空气净化器,终究只是保护健康的最后防线。毕竟,既不可能让所有学校都有条件安装空气净化器,也不可能让所有孩子都只待在屋里。想要保护孩子,不能盯着最后这道防线,而应该多从源头治理。这些前面的防线,需要环保、工业、能源等多方共同织牢,就给出强有力措施,绝不能依赖卫健委的最后一道建议。

雾霾并不是战胜不了的,在雾霾面前,除了一味当逃兵,降低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成本之外,我们还完全主动出击,把它扼杀在摇篮里。清退讨厌的雾霾,最重要的不是躲,而是齐心协力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让雾霾失去出生的土壤。

别总是等到雾霾来了才想到它的恶,别总是等到健康亮红灯了才后悔。健康无价,未来无价,美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无价的,破坏环境的发展,就是在树健康之敌,任何时候都要理直气壮反对,下重拳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