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静 川观新闻记者 唐子晴 攀枝花观察 湛璐霜

回望过去五年,西区立足资源型城市困局现状,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强力实施转型发展战略,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长足进步;一个一个工矿迹地生态修复,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从一个典型的老工矿区到集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康养文旅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这五年来,西区正一步步由工矿区变成宜居城。

黄宝亮丨摄影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西区统筹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全面加快城市建设攻坚,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呈现出现代化宜居城区雏形。借助国家政策“红利”,主动作为,抢抓机遇,完成棚户区改造安置2万余户,其中实物安置1.2万户,棚改货币化安置8000余户,适应和满足不同类型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

“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牺牲多少人才有今天,要珍惜。党培育了我,现在生活有人照顾,政府的棚改政策又改善了我的住房条件,很高兴啊!”西区不少居民因棚户区改造政策告别了过去的老旧危房,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黄宝亮丨摄影

2016年,西区成为全省首个“三供一业”改造移交承接县(区),累计完成攀煤、攀钢、十九冶等国有企业约63个片区、4.5万余户“三供一业”改造工作。2018年,攀枝花市被住房城乡建设部确定为全国15个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西区秉承“先民生、后提升,先急需、后改善”的改造原则,完成玉泉街道春风巷、格里坪镇景怡东等5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3069户;正加快推进格里坪镇、陶家渡、河门口等区域范围内6个老旧小区改造。

林涛丨摄影


坚定不移实施城区建设。这五年来,西区先后建成西贵金沙、蓝湖国际等10余个商品房小区,累计建成商品房8000余套。建成以星瑞时代广场、福广金城等8个商业板块,集金融、教育、科技、文化、餐饮、住宿为一体的西城中央商务区,建成投用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入驻商家1000余户,吸纳就业5000余人,彻底结束了西区没有核心消费商圈的历史。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这五年,西区建成、疏通城市供排水管网、管线及污水管网213公里。“我们地势高低不平,加上以往排洪沟缺少管护,下大雨,窨井盖被雨水冲开,影响车子和人的通行,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现在排水系统畅通了,这项工作政府做得很好!”家住河门口的杨大爷笑着说道。为改善交通条件,西区先后新建、改扩建城市主次干道10余条、桥梁2座,极大地便利群众出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邱嫣然丨摄影

全面实施乡村客运“金通工程”试点工作,开通7条农村客运线路,实现辖区行政村城乡客运线路全覆盖,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区。

在格里坪镇金家村竹林坡一组,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青花椒树,枝叶茂盛,硕果累累,清香扑鼻。在这里,一条水泥道路贯穿其中,尤为醒目。当地椒农告诉记者,以往要将青花椒采摘运往外地销售,需要通过一段崎岖的山路,十分不便,如今修好了水泥路面,彻底打通了青花椒销售的最后一公里。

“现在村里的路好走了,不仅来游玩的市民多了起来,采购我们产品的运输车也方便开到田间地头。路好了,我们既赚钱又省心。”村民廖万荣表示。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不仅带动了乡村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带来人气、财气,同时也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生态环境日益向好

西区坚持铁腕治污,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实现了从“黑珍珠”到“绿翡翠”的转变。创新环境治理体制机制,采取区级领导包抓,有关部门成立督导专班的工作形式,多种方式督促指导企业开展综合整治,淘汰落后企业13家,关闭污染企业133家,取缔各类工业堆场109个;探索形成石漠化治理与景区开发相结合的“西佛山模式”,生态恢复与新村建设相结合的“金家村模式”,污染治理与旧城改造相结合的“席草坪模式”,环境整治与产业转型相结合的“新启模式”,被列为全省唯一的区域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

过去的灰槽子矸石堆场

现在的灰槽子矸石堆场

位于金沙江南岸的灰槽子矸石堆场,系格里坪洗煤厂洗矸石的集中排放场地,这里曾是攀枝花最大的煤矸石堆场,既污染环境又存在地质灾害隐患。2018年8月,灰槽子矸石山综合治理工程启动。目前已完成ABC三个平台的放坡整理,覆土绿化工作,正在稳步开展DE平台生态治理修复工作。如今,站在灰槽子矸石山向四处眺望,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又一片绿油油的芒果地,昔日光秃秃、黑漆漆的矸石山披上了“绿装”,焕发出勃勃生机,将成为郁郁葱葱、色彩瑰丽、瓜果飘香的绿色矸山。

王东丨摄影

“项目资金以业主投资为主,政府配套补助资金为辅,加大对位于石漠化区域中心的西佛山生态修复治理。”西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对138亩采矿迹地进行清理、覆土,实施植被恢复治理,对6114亩公益林实施原生植被保护和培育。同时建成1096亩热带亚热带特色观光果园,营建花城特色观花、观叶景观林2728亩,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

“出门走几步就是公园,健身器材都有,每天下午吃完饭,我们都来走几圈,锻炼身体。”家住花山煤矿C区排矸场附近的居民杨大爷说,以前的矸石堆,现在是运动场,辖区居民彻底跟过去的糟心环境告了别。“傍晚,站在西佛山观景台俯瞰西区,那才叫一个宁静美!”随着一个又一个的生态环境修复治理项目的完成,过去群众对西区生态环境的“批判”变成了今天的惊叹和赞美。

五年来,西区已完成宝鼎矿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宝鼎-清香坪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尖山生态脆弱植被修复造林、清香坪片区矿山迹地及石漠化综合整治等4个大项21个子项目的工矿迹地生态修复,治理总面积2266.1公顷。西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持续下降,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地表水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顺利完成攀钢石灰石矿关闭退出苏保区及生态恢复,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和修复省级示范工程全面完工。

风雷动,旌旗奋,展宏图。以加速度求新求变的西区,正向全力建设山水相融的特色花园城区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