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余如波

德阳将10759个污染源纳入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其中工业源7288个,位居全省第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2647个,位居全省第一。德阳市污普工作自2017年以来,经过了清查建库、入户调查、技术核查、整改定库等阶段,目前已接近尾声。这是12月3日上午,记者从德阳市生态环境局举办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进展情况媒体通报会上获悉的。

据悉,全国污染源普查是对污染源数据的全面清查和统计。它是一项重大的国情调查,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是全面掌握我国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德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文介绍,近三年时间,德阳市已完成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数据汇总审核,完成了与德阳市统计局、农业(畜牧)、住建、交通、公安等部门的数据横向比对工作。

德阳开展此次污普工作的难点有哪些?首先是纳入普查名录库的污染源数量大。据悉,本次德阳市纳入普查名录库的污染源共计10759个,其中工业源7288个(位居全省第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2647个(位居全省第一),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72个,生活源锅炉39处(76个),入河排污口415个,移动源298个。

刘文介绍,污染源普查除具有经济普查、人口普查和农业普查等全国性普查的一般性特点外,还有涉及面广以及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两大特点。德阳作为工业重镇,相关的普查工作任务艰巨。“比如中国二重,光是冶炼坩埚就有1000多个,需要逐个进行核算。普查人员在二重呆了整整22天,填写的表格摞起来将近1米高,涉及四五千个关键指标。”

目前,德阳市正处于本次污普工作的档案管理工作成果编制阶段,市级现已完成档案管理相关培训工作。接下来将对普查工作进行分级验收、编制和发布普查成果,包括普查工作总结,普查数据分析报告和普查公报,并组织做好成果的应用。

“德阳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协议为前提‘边普边用’,目前我市污普数据已用于德阳市生态环境局的审批排污许可证发放、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环境执法等方面,提高了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为打好蓝天保卫战,水环境污染防止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数据材料和科学技术支撑。”刘文说。

德阳市生态环境局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