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舟

11月30日,一段视频将大病筹款平台水滴筹推上风口浪尖。水滴筹在超过40个城市的医院派驻地推人员,视频显示,一些人以“志愿者”名义在医院向住院患者推荐水滴筹,每单最高提成150元。“志愿者”帮患者撰写求助故事,随意填写募捐金额,甚至对求助者财产状况不加审核。

尽管水滴筹第一时间就此进行回应称,将全面暂停线下服务团队的工作,整顿彻查,成立紧急工作小组,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宁波、郑州、成都等地,开展相关情况排查,但诸如“扫楼”这样的筹款行为,破坏了水滴筹对外营造的公益形象。筹款顾问的一举一动,怎么看都不像是慈善与公益,而更像是正在营销一桩生意。专业地推团队的存在,意味着公众所质疑的“诈捐”“骗捐”不再像是偶发事件,而可能是有系统、有组织的恶意“造假”。这对于本来就毁誉参半的互联网公益筹款平台的公信力,是一次严重的打击。

像水滴筹这样的筹款平台,本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公益模式。它通过科技和市场化手段,为亟待帮助的重病患者及其家属筹到款项,解决燃眉之急,堪称“大善”。但是,市场化过程中,企业头上始终高悬着一把必须实现盈利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些企业在利益驱使下,开始为了逐利而抛弃道义和责任。

慈善也有成本,公益并非不能获利。但公益的基础在于信任,水滴筹基于公益衍生出的商业模式,同样也需要公众的爱心才能正常运行,粗暴的推广和营销,是一种不易察觉的恶,看似小,但因借公益善举之名,行恶意敛财之事,不仅蚕食社会的爱心与善意,更消磨公众的信任与耐心。底线一旦突破,重建信任的过程将极其艰难漫长,危害之大显而易见。

水滴筹应该意识到,以“扫楼”的形式扩大求助者的数量,实质上是在竭泽而渔。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抑制短期的盈利冲动,杜绝伤害公众的爱心,才能不断收获信任,才能实现良性循环,找到更加合理的商业模式。

当一个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这就是“塔西佗陷阱”。当然,要避免公益因为企业的不当行为而陷入“塔西佗陷阱”,仅靠企业自律远远不够,政府的帮助与引导同样必不可少。应当将“水滴筹”之类平台依法约束规范,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让有限的公益资源为真正遇到困难的人提供帮助,更好满足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