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程文雯

“我们的探月工程六战六捷,其中有五次都是在四川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我们探月人对四川这片土地有很深的感情。”9月8日,本届科博会重头戏——中国(绵阳)科技城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一上台,就用一段动情的讲述打动台下嘉宾。

不止是探月工程,在四川这片土地上,科技创新的故事一直积累深厚、内容丰富、亮点频现。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当前日益广阔的竞争舞台和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该如何以开启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展望、赋能、突破……当天的论坛上,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从不同角度出发,围绕“凝聚科技力量·引领产业发展”主题,亮出各自的观点。

远见

立足当下,更要着眼未来

“绕”“落”“回”,胡浩的演讲PPT上,三个大字从左到右呈弧形排列,中间用箭头串联。简单的图文,就展示出我国探月工程17年的发展历程。

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

这是一条从无到有的闯关之路。“‘绕’是要去得了月球,‘落’是要实现在月球上着陆、‘回’是去了以后,还要能够返回。”胡浩解释。从2004年初中国探月工程获批准立项,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到今天,我们不仅顺利完成了三步规划的目标,还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推动航天技术发展的同时,更有力支持国家创新发展、服务经济社会。

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

回望来路,让胡浩尤为感慨的,是17年前的远见。“当年就能看到未来的发展样貌,合理制定规划,一步步实现目标,着实不易。”

当天的论坛上,“远见”成为不少嘉宾共同的主题。把握当下、着眼未来,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在演讲中开宗明义:数字化转型已是时代趋势,开放创新已成为时代主流。“工业革命在不到300年的时间里对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而深刻的改变,然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的新一轮工业革命和社会经济‘革命’,在广度、深度、和速度上都是空前的,也将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

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

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在演讲中从连接、计算、分析三个层级出发,对6G、神经元芯片和智能方案等新技术尤为关注,在他看来“信息技术迎来爆发式发展,将引发一系列颠覆性创新。”

华为高级副总裁、全球人工智能总裁许映童的关键词是“加速”,“未来5年将是人工智能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

华为高级副总裁、全球人工智能总裁许映童

以AI技术落地为例。过去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先经过技术研究,再进行产品开发,再经过方案集成后产品才能上市。产业链条过长,无法及时匹配市场需求,又耗时。“这种技术和场景割裂的传统方式已经完全不适用了。”许映童建议,要通过多方合力打通“产学研用”,打造全新的合作模式,让AI走进千行百业,加速实现转化落地。

赋能

让人工智能像水和电一样,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论坛上,许映童还讲了个小故事。“我们举办了一次创新大赛,一个宿舍几个大学生,写出的人工智能程序,就能够媲美过去一家算法公司写出的东西。”

华为高级副总裁、全球人工智能总裁许映童

这是怎么做到的?“华为正在深耕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平台,为产业提供人工智能底座,在不断提升技能的同时,降低开发难度。”许映童介绍,“我们希望将来,中小企业或其他用户甚至不用代码,就能写出高质量的程序。”

实现这样的畅想,更底层的逻辑在于赋能。“人工智能技术是典型的赋能型技术,人工智能红利的兑现,应用是硬道理。”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说。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和服务领域,以及管理、生产、可持续发展等工业领域,都是人工智能的“用武之地”。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

比如教育,人工智能可以分辨出孩子的特长,因材施教,引导孩子发展更擅长的领域,进行创造性培养。也可以帮助老师批改作业,完成部分机械性、重复性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已经与四川1600余所学校开展了智慧教育方面的合作。”

许映童用了一个更加形象的比喻,“要让人工智能像水和电一样,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不仅是技术对产业和生活的赋能,对技术本身的长足发展也十分有益,“通过技术生态赋能产业生态,产业生态又能牵引技术生态的进步,共同打造共生共赢共享的智能世界。”

除了人工智能,5G的发展也是如此。“如果说4G改变了生活,那么5G则是改变社会。”张平说。远程诊疗、远程授课、通过传感器和数据传输完成农业活动……这些都将因5G的赋能逐步走进日常生活。

挑战

围绕人才多做文章 更加关注安全问题

科技创新之势蓬勃向上,也有不少问题亟待突破。

成渝绵“创新金三角”,绵阳为何成为“一角”?“因为绵阳有着非常深厚的科技底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樊纲细数了绵阳科研院所众多、科研人员聚集、科研环境好等发展优势。

北大经济学教授樊纲

未来的发力点在哪里?“科技创新中,人才是最大的生产要素,最重要的优势始终是‘人’的优势。”樊纲说。在整个四川,都有丰厚的人才资源,近年来的发展也在持续吸引人才聚集,在创新发展中,四川应该围绕人才多做文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更加关注产业链的安全问题。“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产业链提升的根本原因。”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业、新能源、生命科学、空天海洋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一些重点领域也还存在薄弱环节,“要特别注意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的格局下,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他建议,通过建立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评估机制,建立产业链关键环节国内企业备选名录等方式,确保产业链安全可控。

创新环境也是重点。作为此次论坛的主宾国,匈牙利的探索也有值得借鉴之处。“我们正通过建立国家实验室、给予广泛的资金支持、创新政策支持等多条路径来提高创新能力。”匈牙利驻华大使馆科技官鲍洛安在论坛上向嘉宾们发出合作邀请,“欢迎中国与我们在更多领域展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