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郭静雯

2019年,全世界最受关注的作家是谁?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一时全世界掀起“汉德克热”。

然而,不少中国读者对他并不陌生。早在十年前,北京世纪文景就开始关注彼得·汉德克,并于2013年起将其作品引入中国,接连出版了彼得·汉德克成名作《骂观众》等9卷作品。

11月29日,在“共读汉德克:2019诺奖得主彼得·汉德克作品分享会”上,彼得·汉德克作品中文版主编韩瑞祥教授,世纪文景责编陈欢欢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讲述十年坚守故事。

十年前开始关注彼得·汉德克

世纪文景如何慧眼识珠,率先将诺奖得主作品大量引入内地?

陈欢欢表示,引入国外优秀作家作品,一直是文景的出版方向。而德语文学界中,彼得·汉德克是最重要、影响力最大的人物之一。2004年,当奥地利作家耶利内克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就曾公开表示:“汉德克是活着的经典,他比我更有资格得诺贝尔文学奖。”

蔡雪琴 摄

世纪文景关注彼得·汉德克始于大约十年前。出版社负责人找到曾主编过《卡夫卡小说全集》等作品的奥地利文学研究者韩瑞祥,希望他能够翻译彼得·汉德克的作品。尽管个人十分喜爱彼得·汉德克,但承担翻译工作,仍让他倍感压力。

一方面,汉德克的作品是抽象的、诗意的,十分难懂,其中包涵了复杂的思想和情感,很多德国读者都不太能够理解。另一方面,汉德克还不曾被中国读者知道,“翻译出来会不会没有人看?”再加上韩瑞祥已接近60岁,身体不太好,他婉拒了世纪文景的邀约。

但最终,世纪文景的诚意说服了韩瑞祥。“作为一家有魄力的出版社,他们意承担这个风险。最重要的是,世纪文景认为,中国读者需要彼得·汉德克这样优秀的作家和作品,这也让我有了信心。”

2013年起至今,世纪文景先后出版了《骂观众》《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无欲的悲歌》《左撇子女人》等9部彼得·汉德克作品,每卷印量均在2万册左右,并不算高。但这份坚守最终换来了许多专业读者的认可,更等来了诺奖评委的认可。

译者韩瑞祥:作为读者和译者,汉德克作品使我感到快乐

韩瑞祥与彼得·汉德克的缘分要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当时,韩瑞祥赴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日耳曼语言文学院学习。一次学术讲座上,汉瑞祥第一次见到了彼得·汉德克,“他给我的印象是天真的、率直的,什么都说,无所顾忌。”

蔡雪琴 摄

2009年,当韩瑞祥决定接下翻译人物时,他在德国苏尔坎普出版社约见了彼得·汉德克。汉德克第一句话就问:“中国有那么多人能翻译我的作吗?”这的确很“汉德克”。韩瑞祥回答:“中国有大量的德语文学研究学者和十几亿的读者。”汉德克迟疑地答应了。

翻译作品的过程比预想的还要艰辛,韩瑞祥回忆。“汉德克的作品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不能用逻辑去理解。他认为真正的文学应该是读者与创作者一同观察、感受、认知和续写故事,而不是把故事直接讲给你听。”比如,很多读者都问到的《痛苦的中国人》为什么这样取名?它到底跟中国人有什么关系?韩瑞祥也曾问过汉德克这个问题。汉德克说:“你自己去理解。”在读了一遍又一遍后,韩瑞祥终于理解:“汉德克作品最难懂和最了不起之处都在于,将他的内心注入到每一个看似无关的外在事物中,从而产生无限的延展。”

在长达近10年的翻译过程中,韩瑞祥一直与汉德克保持了邮件联系。每当遇到不懂之处,他就邮件询问。2012年,当韩瑞祥把第一部翻译的作品拿给汉德克时,汉德克随意挑选出其中的4段,分别请人用中文和德文朗读,尽管他听不懂中文,但汉德克认为,“但其中的韵律让他感到满意。他觉得我们读懂了他。”

越读汉德克,你会越了解他、喜爱他。韩瑞祥说,”作为读者和译者,汉德克的作品都使我感到快乐,我很多身心的痛苦,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疗愈。“目前,世纪文景已经将已出版的9卷汉德克作品每本加印5万册,并与韩瑞祥共同致力于翻译汉德克更多其他作品,希望早日与国内读者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