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舟

随着各大城市接连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中国正在逐步迈入垃圾分类的“强制时代”。垃圾分类,意味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市场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一些地方,虽然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但思维上却并没有及时转换,关注了分类投放,却忽视了之后的运输、处理,实际中,更是依赖外部输血,缺乏自身造血能力,说到底,原因是缺乏用“产业链思维”看垃圾分类的眼光与视角。

纵观垃圾的“一生”,至少要经历分类、投放、运输、处理、再生(包括回收、焚烧、填埋)等多个环节,涉及行业多,链条长,人群广。这也就意味着,垃圾分类不是简单的“分分类”,而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工程。之所以说它复杂,是因为除了最前端的居民分类投放之外,还需要产业端以环保分类的理念,进行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回收再利用。但是,只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不畅,垃圾分类就会遇到“梗阻”,从而消解实际效果,让垃圾分类前功尽弃。

垃圾分类的真正目的,是“一减二降三提升”,即减少后端垃圾处理量,降低人均垃圾产生量和垃圾清运量,提升民众环保意识和素质。要让垃圾分类顺利落地,就必须打通整个产业链,让前端、中端和后端无缝顺畅衔接。

在前端,要引导公众理解和支持垃圾分类,让人们深入了解垃圾分类原理和利用价值。在中端,要做好垃圾分类运输,倘若把分好类的垃圾“一锅烩”,势必影响回收的效率,更会影响人们对于垃圾分类政策的信心。在后端,要充分挖掘垃圾所蕴含的资源潜力和经济效益,打通产业链的上下游,从而实现垃圾分类的良性循环。

垃圾分类,是关系14亿人的“小事”。但“小事”其实不小,更是一场持久战和攻坚战,要做精做细,就必须建立“产业链”的思维,居民主动参与,企业有利可图,才能让垃圾分类产业良性运转起来,摆脱靠政府和投资人“输血续命”的困境,从而让环境更加有序、整洁、干净,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