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吴梦琳 边钰 摄影 韦维 发自甘肃临洮

在甘肃兰州以南的临洮,洮河由南向北汇入黄河。洮河两岸,距今5000年前就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闻名的马家窑文化。

9月7日,四川日报全媒体“寻根五千年中华文明 三星堆对话古遗址”大型融媒体报道活动,邀请中国博物馆协会史前遗址专家委员会顾问、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郎树德一同来到临洮县,近距离欣赏临洮县博物馆馆藏的珍贵陶器。

华丽典雅、繁缛多变,中国史前彩陶艺术的巅峰

上世纪20年代,发现了仰韶文化的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一路西行,在甘肃临洮马家窑村及其周围地区,发现了大量埋藏地下的精美彩陶片。由于当时资料所限,并未对其进行单独命名,而是判断为马家窑类型的仰韶文化。后来经过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夏鼐先生考证并进行修正,正式将“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单独定名为“马家窑文化”,并确定起年代为距今约5000-4000年。

马家窑彩陶文化十分发达,陶器器型繁多、陶质坚固、器表光亮,大面积彩绘是其典型特征,纹饰华丽典雅,代表着中国史前彩陶艺术的巅峰。

在临洮县博物馆馆藏的彩陶中,记者看到漩涡纹、水波纹、鸟纹、网格纹、平行线纹、同心圆纹、蛙纹、蝌蚪纹、舞蹈纹等多种不同纹饰的展示。其中尤为独特的漩涡纹,出现在了马家窑文化早期到半山、马厂的各个时期,并衍生出各种不同细节的纹饰,例如锯齿漩涡纹等。

朗树德介绍,陶器上所绘的漩涡纹,一般为4个,呈对称状,也有少数陶器上绘有6个或者8个。记者看到,其中一件保存完好的半山类型的四圈漩涡纹彩陶双耳罐十分精美,高约37厘米,口径13厘米,腹径35.1厘米,底径11.5厘米。

这些纹饰,既抽象,又呈现对称之美。“先民的艺术创造力令人惊叹。”朗树德说。

从甘青到川西的“彩陶迁徙之路

朗树德介绍,马家窑文化广泛分布于黄河上游的甘肃和青海境内,受到仰韶文化的强烈影响,而又有独特的本土特征。“马家窑时期是中华文明孕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马家窑文化是史前中国重要组成部分,开启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新时代。部分学者认为有些彩陶纹饰具有中亚的风格,可见在四五千年前,就呈现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内容。”

在国家博物馆,珍藏着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一把青铜刀,距今已有5000年历史,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朗树德认为,在马家窑文化晚期,青铜冶炼技术传到中国,马家窑可能是最早接受青铜冶炼技术的地方之一。

同时,马家窑与四川也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四川茂县营盘山遗址,同样出土了大量陶器,是当时先民们重要的生活器具,这些陶器上也带有明显的马家窑彩陶风格。

根据此前考古研究,茂县营盘山遗址中部分人骨的体质人类学分析鉴定表明,一些人类头颅具有典型的古代西北人群特征,与四川本土先民有着明显的区别;同时在营盘山出土的炭化植物种子有粟、黍等,以粟、黍为主要作物应属于北方旱作农业形态。

因此考古学家们认为,从甘青地区到四川川西,在距今五千年前就存在一条堪称“彩陶之路”的迁徙通道。而茂县营盘山也被认为是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交汇的源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