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

曲艺历来奉观众为衣食父母,曲艺艺术的特性决定了演员与观众的距离最近、关系最近。如何发扬曲艺界优良传统,杜绝“饭圈文化”的不良影响,构建和谐健康的曲艺观演关系,是我们每一个曲艺工作者应当认真思考和回答的课题。

曲艺艺术有这样的特点:以观众为中心,演员与观众直接交流感情;曲艺演员在台上“领”着观众走,其艺术使命的完成必须在观众积极协助下进行;“说故事、讲笑话、唱小曲”、擅长消遣娱乐、讲究通俗民俗风俗,与观众没有间离感。这些特征,让曲艺演员与观众的关系成为各艺术门类中最亲密的观演关系。正是由于这种亲密的观演关系,使观众因为热爱曲艺这门艺术而特别爱戴曲艺演员。比如,很多曲艺小剧场长期固定地在某一地区演出,给观众和演员之间创造了很多艺术之外交往的机会,演员和观众甚至会成为生活中的朋友。情感日积月累,情谊历久弥深,这种关系的黏合度远远超过其他艺术门类。

众所周知,在影视行业中不乏因为参演一部戏或一个综艺节目而走红的明星。但是同为演艺行业,曲艺成名成家之路不但没有捷径,而且要曲折得多。当一个曲艺名家通过一段作品走进大街小巷,被社会广泛认知的时候,其实他已经在舞台上锤炼摔打过千百次了。曲艺演员必须在舞台上、在观众面前跌无数个跟头又爬起来之后,才能逐步成长。这些过程无一不是观众陪着锻炼出来的。没有观众陪练,没有作品轧场儿,曲艺演员不可能成功。

成功,功夫得下到;成角,角色得演好;成家,大家得敬服。这其中贯穿的就是曲艺工作者的作品、艺品和人品。可是为了追求观众的接受度,为了让观众捧,为了追求“红”起来,为了追求剧场票房利益,在观演关系中,能一味地讨好观众、丧失底线吗?能为了迎合现场效果,演出中的技术处理、抖包袱就降低趣味、破坏审美吗?能为取一时利益就不择手段吗?能杀鸡取卵吗?既然曲艺是以观众为中心的艺术,一台曲艺演出是演员和观众共同完成的,演员在台上是“领”着观众走的,那曲艺演员就有责任、有义务在舞台上引领观众建立文明健康的观演关系。

演员与观众、台上与台下、明星与粉丝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如果不平等,一边儿高或者一边儿低,偏沉了,就会发生怪现象。假如演员这边儿低,观众这边儿高,势必为了迎合观众,演员求“捧”。演员处理表演的方式就自然表现为:观众爱听什么我就说什么,观众爱看什么我就演什么。这样做貌似无可厚非,但有时免不了以降低作品审美、降低人格尊严为代价,不可取。假如演员高,观众低,那么演员势必在观众的捧场中迷失自我,飘飘然忘乎所以。在这种凌驾于观众之上、求利或求名的意图驱使下,演员会为了更快地得到利益,迅速给观众洗脑,甚至利用观众的崇拜心理,做出失德失范的行为。原本是为了服务人民群众、检验作品、打造精品的曲艺演出就会陷入混乱的局面,失去剧场中艺术作品应有的价值追求;混淆观众对演员人品的客观认知。

中华曲艺源远流长、传播广泛。民之所爱,国之所珍,上厅堂,入小巷,雅俗共赏,老少皆宜。自古以来,曲艺先辈就处理演员和观众的关系问题留下许多“祖训”。比如,演员不准在演出散场后参与观众聚会吃饭;演员不接受观众赠送的礼物;女演员不接受观众赠送的演出服饰;逢年过节,对自己作品提出宝贵意见和纠错的老观众,演员要登门拜谢等等。这些看似平淡却充满人间真情的交往,把观众和演员的关系引领上铺满阳光的人间正道。观众和演员之间交往的基础是对曲艺艺术的共同热爱,而非其他。

当下的“饭圈”乱象给曲艺演员敲响了警钟。曲艺演员应该在舞台上严格要求自己——精进业务,出好作品,不搞歪门邪道,凭本事说话,靠能耐服人。在生活中严于律己、注重细节、遵纪守法,维护自身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

健康的观演关系,让观众与演员的情感如涓涓流水,细水长流;不健康的观演关系,让观众与演员的情感如洪水猛兽,来时气势汹汹,转眼荡然无存。在观众和演员之间,健康的友情,正常的关心鼓励和支持,虽然平平淡淡,不疯狂不“狗血”,但是这种持久稳定的正能量,却可以推动曲艺艺术吐故纳新、守正创新、万象更新。剧场之中一代代成长起来的不仅仅是演员,也有观众。只有既培养演员也培养观众的艺术才能健康地传承发展。观众和演员合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剧场氛围,才能形成一种观众捧场、演员成长、寓教娱乐、身心健康的关系,演员和观众之间才能彼此受益,相得益彰。

(作者系中国曲协曲艺教育和学科建设委员会委员、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曲艺系主任)

内容来源:《中国艺术报》2021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