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卢薇

11月22日,记者从在蓉召开的2019天府金融论坛上获悉,截至今年10月末,全省金融业总资产超过10万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2万亿元,贷款余额6.2万亿元,A股上市公司125家,银行、证券、期货、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超过2000家,证券开户数1700多万,客户资产1.4万亿元。

原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论坛上表示,四川身处“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区域发展的空间非常大,其中成都金融综合竞争力在西部城市中排名靠前,希望在新时代财富管理当中利用好优势、发挥好作用,在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快马加鞭,取得佳绩。他还系统性分析了新时代财富管理的新机遇、新变化、新问题,并强调我国财富管理需要“健康发展”。

金融发展拉动财富管理

群众投资范围日趋多元化

财富管理市场,顾名思义,社会要先有财富可供管理。

数据显示,过去的十年间,银行的各项存款增速由15%下降到12%,这种结构性变化已经推动我国资管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到2018年末,剔除重复计算之后,资管产品资产的规模已经达到了70.8万亿元,占金融机构总资产的近1/4。我国财富管理无疑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存量财富处于不同水平,财富管理的工具与专业化程度就相应不同。”尚福林举例说,“如果你兜里有10块钱现金,就拿10块钱,如果兜里有几千块钱,可能就要考虑存银行,如果有几万块钱,就要考虑是不是做理财。”他认为,我国居民财富投资领域正在发生重大的结构性变化,金融资产的占比将逐步提高。

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发展,我国金融业已经从依靠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赚取利差简单的金融体系,转向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多种金融业态共同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金融市场的类型也不断丰富。从单一的信贷市场,到股票、债券、期货市场,资产配置范围越来越广,金融产品不断丰富,从1998年首批公募证券投资基金正式发行,到2000年商业银行开始推出理财产品,涌现出基金、信托、保险、资管等各类财富管理产品,特别是随着金融对外开放,引入了外资资产管理机构、保险公司、养老,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竞争,可供投资的资产更加多样。

“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为财富管理的健康良性发展准备了制度规则、人才队伍、人文环境等多方面的必备条件。”尚福林表示,我国不少家庭经历了储蓄存款、股票投资、公募基金、理财业务这样一个自发的财富管理过程,投资理念也开始趋于成熟。这类群众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意识和综合化金融服务需求将日益凸显。

财富管理倒逼金融改革

打破刚性兑付有利行业健康 

当前,四川乃至全国正处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正由高速增长装向高质量增长,财富管理与金融改革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人们对财富管理的需求已经从狭义的理财,转变为涵盖个人、家庭、事业的一揽子综合金融和增值服务的解决方案。

金融市场环境要适应财富管理的巨大需求,财富管理业务的快速发展正在倒逼金融改革。尚福林表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财富管理要继续从优化社会金融服务体系的功能定位出发,坚持有利于服务实体经济,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更好地满足人民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尚福林建议,行业要实现健康发展,财富管理市场建设当中应把好“四道关”:

一是要与金融市场的成熟度相匹配,财富管理产品的推出要适应市场的要求;

二要促进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三是规范资管业务,回归资管业务代客理财的本质,打破刚性兑付,刚性兑付本身扭曲了产品属性和风险收益,同时也不利于整个财富管理的行业发展,打破刚性兑付以后,投资者可以区分哪些是信得过的、好的产品、好的机构,哪些可能会出问题,这样也会倒逼机构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四要与风险管理水平相匹配,一些表外的创新业务实际上已经把银行、证券、保险市场打通了,产品结构更加丰富,这样一来,风险监测和管控难度显著加大,所以一定要完善统一的监管规则,补齐制度短板,明确界定各方面的风险防控责任,根除风险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