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吴浩 黄大海

“这是我第一次省级层面的宣讲,希望大家能给我点鼓励。”11月19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省委宣讲团首场报告会在成都举行,来自宜宾的基层宣讲骨干廖礼华一登台,就和现场的近300名省直机关的党员干部们来了一次互动,回应他的,是一阵长久而热烈的掌声。

本次报告会的宣讲人员和以往不同,是两名来自我省基层的宣讲骨干,分别是来自乐山市的的莫鸽鸽和来自宜宾市的廖礼华。基层宣讲骨干当“主角”为省直机关党员干部作宣讲报告,这在我省尚属首次。这是这次省委宣讲团在人员组建上进行的创新,首次吸纳了部分在校博士生和基层宣讲骨干。

这样的创新和探索,也让我们在报告会上听到了与以往不同的三种类型的掌声。

的莫鸽鸽登台后,首先说了一句彝语,她很快给出了“翻译”:“这句彝语的大致意思是,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在座各位看到的都是大江大河,而我感受到的是小溪小河。”的莫鸽鸽的谦逊和幽默,让在座听众们发出了会心的微笑,现场立刻响起了一阵的掌声。

这掌声,和给廖礼华的掌声很类似,是一种带有鼓励味道的掌声,是在给两名来自基层的宣讲团成员的加油打气,期望他们发挥出水平,出色地完成宣讲。

宣讲开始后,现场又数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一些特别生动的地方,掌声和笑声齐飞,台上台下互动良好。这些掌声,代表了一种认同,是对两位宣讲员宣讲内容的肯定,也是对他们精彩发挥的肯定。

而在两位宣讲员结束宣讲的时候,现场又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响亮而有力。这个时候,掌声充满了感谢的情绪。宣讲员在掌声中鞠躬致谢,听众们也用掌声对他们的努力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带来的接地气又高大上的宣讲,也感谢他们前前后后努力准备的各种付出。

鼓励、肯定和感谢,一场报告会,大大小小数十次掌声,清晰的呈现了三种不同的类别,也成为了本次报告会上一处独特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