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徐登林 文/图

“老乡,你背的啥?”11月17日,快到阿坝州黑水县知木林乡木都村口,黑水康鑫农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小勇遇见一位背着东西的老人,便打招呼问询。“天冷了,树林里捡了些干树叶给猪铺个暖和的窝。”对方回答。听到此,让人感觉这里的人对猪够关怀。但还有更让人惊诧的是:村里有猪住在窑洞里,听的是国家级非遗音乐。

绕了好几个拐,来到木都村后山的半山坡,记者远远看见几十个窑洞成两排分布在山崖里,附近有成群的猪在泛黄的草地上觅食。

迎面走来一位中年人,经打听他叫扬查学,当地藏族人,正在山上的窑洞前放猪。“刚卖了200多头,现在只有130头。”扬查学介绍,山坡上有68个窑洞,猪白天在山上寻食,晚上他持续敲锣,猪就会回来,晚上住在窑洞里,冬暖夏凉。

“为了保证窑洞质量,今年初我从雅安专门请了40多名挖过煤的工人,花了半个月时间,才完成了这批窑洞建设。”张小勇说,原来准备用石材或者用铁皮建造猪圈,但当地人说,这里风大,晚上特别冷,便改为窑洞。

不但住的条件好,这里的猪伙食也不错。白天在山林里拱食青草、药材,晚上在窑洞里有玉米粒、白萝卜等加餐。

今年9月23日,黑水县阿尔麦多声部保护传承协会在木都村举行挂牌仪式,阿尔麦多声部是在当地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查学就是村里擅长阿尔麦多声部音乐表演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

“一边放猪,一边哼唱起阿尔麦多声部,感觉很开心。”扬查学说,村里70%以上的男女都会唱,但他不知道这对于猪来说是否也如他般开心。

木都村有群众135户、380人,其中贫困人口27户、65人。因为有了生猪等养殖产业支撑,2017年,该村退出贫困村。今年,是黑水县脱贫摘帽年,各村发展产业如火如荼。

“知木林乡生猪养殖基地是黑水县的一个扶贫车间。”黑水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水务局副局长二古基告诉记者,该扶贫车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扎窝乡西厘村种猪场提供小猪,另一部分就在知木林乡木都村育肥。

黑水康鑫农牧业有限公司是扶贫车间的龙头企业。张小勇说:“扶贫车间采用‘公司+集体+农户’的模式,担负了全县25个村集体和300多户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重任,不能有任何闪失。”

为了让客户实现实时监控和产品溯源,黑水康鑫农牧业有限公司投入126万元,目前正在为窑洞及其周边安装监控探头。“订制生猪的客户,不需要到现场,就可远程随时观察到生猪的生长、生活、健康等状况。”张小勇说,下一步,窑洞要扩展到400个,育肥生猪要达到7万头/年。

“我现在放猪,一个月有3500元的固定收入。”扬查学说,村里很多贫困户都在扶贫车间打工。张小勇预估,今年,公司支付给贫困村集体入股分红、贫困户打工收入、村民流转土地收入等将超过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