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青年报

惩治是预防的前提条件,预防是惩治的必然要求。《意见》勾勒出一条清晰可辨的严惩路径,也释放出将预防和惩治相结合,加强源头治理的强烈信号。期冀借助这次最高法出台的《意见》,使潜在不法分子能感受到更大震慑,知敬畏、知收敛,守住法律底线。同时,也希望各地物业公司补齐管理、制度上的短板,切实担负起应尽的责任,和广大业主一起,共同编织起防范高空抛坠物的“安全网”。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简称《意见》),为有效预防和依法惩治高空抛物、坠物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提出16条具体措施。《意见》提出,物业隐匿、销毁、篡改或拒不向人民法院提供相应证据,导致案件事实难以认定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不利后果。(相关报道见A3版)

近年来,高空抛物、坠物伤人事件不断发生,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成为困扰城市生活的一大顽疾。不用重典,无以治乱象,法治的威严也无从体现。《意见》明确,对故意高空抛物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论处。针对侵害人难确定的老问题,最高法强调,要明确区分高空抛物和高空坠物,对于高空坠物构成犯罪的,也要依法定罪处罚,等等。这是切实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维护民众“头顶上的安全”的体现,对各地各级司法机关办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有着直接指导意义。

针对高空抛物行为,《意见》还列举了应当从重处罚,一般不得适用缓刑的五种情形:多次实施的;经劝阻仍继续实施的;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后又实施的;在人员密集场所实施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增强了刑法打击的精准性,提高了震慑性。针对一些人对于高空坠物行为是否追究刑责的困惑,《意见》强调,过失导致物品从高空坠落,致人死亡、重伤,依照刑法规定定罪处罚。违规生产、作业,从高空坠落物品,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定罪处罚。这显然有助于从源头上防止高空坠物致人伤亡悲剧的发生。

惩治是预防的前提条件,预防是惩治的必然要求。《意见》勾勒出一条清晰可辨的严惩路径,也释放出将预防和惩治相结合,加强源头治理的强烈信号。《意见》的一大看点,就是明晰物业的责任。此次《意见》不仅强调了物业公司向法院提供证据的责任,而且明确物业公司“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相关行业规范确定的维修、养护、管理和维护义务,造成建筑物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致使他人损害的,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其承担侵权责任。换个角度看,这分明是在指引各地物业公司,积极采取措施,预防高空抛坠落事故,营造安全宜居环境。

既往的案例表明,一些高层建筑的构配件出现松动、老化、破损、脱落等现象,特别是一些老旧小区的居民住宅外墙采用面砖、老旧窗框等材料安全隐患极大。对此,物业公司要建立完善隐患排除、预警、信息通报、法律宣传等机制,组织力量定期巡检排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修复,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坚决拆除。同时,借助现代科技力量,完善监控设施,消除安全死角盲区。此外,还要围绕法律宣传、责任提示、义务提醒等方面,经常通过微信、海报、宣传单等多种方式,宣传高空抛坠物安全防范法律规定,增强业主的自我保护意识。

当然,要想物业公司把防范措施做细做实,不能光靠其自觉,还需职能部门与业主委员会加强配合,通过听取业主的意见建议,采取“点对点”的检查,面对面的考评、评级等方式,督促物业公司填补管理漏洞,倒逼其“不用扬鞭自奋蹄”,尽心尽责,恪尽职守,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完善服务制度,呵护业主安全。

期冀借助这次最高法出台的《意见》,使潜在不法分子能感受到更大震慑,知敬畏、知收敛,守住法律底线。同时,也希望各地物业公司补齐管理、制度上的短板,切实担负起应尽的责任,和广大业主一起,共同编织起防范高空抛坠物的“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