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观察 彭莉 川报观察记者 王代强  文/图

视频/陈姝妤

穿上红马甲,戴好红袖标、抄起干活工具……11月14日一早,攀枝花市东区密地街道佳运社区,7名精神抖擞的老伯迈着矫健步伐从一栋红砖房走出,开启了新一天的社区志愿服务。锄草、巡逻、打扫卫生、维修家电、清理小广告,他们样样在行,样样起劲。

这7名老伯平均年龄70岁,都是老党员。其中,6名是退伍老兵,退伍后来到攀枝花支援三线建设,在攀钢汽运公司工作至退休。而这栋红砖房就是他们的“大本营”——“老兵天天见”工作室。

“别小看这个工作室,在社区居民心中它就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后勤团。”佳运社区党委书记吴琳介绍,老伯们虽已多为古稀之年,但他们闲不住、爱帮忙,退伍不褪色,于今年1月组建了这个工作室,以便大家更好地开展活动,持续发光发热,他们是服务居民的新力量!

服务居民,个个都有拿手技能

“我们当时是从巴中、广安、达州、南充等地过来的,退休后闲不下来,而且身体也很好。”退伍老兵陈大雄说,他们一直希望能为社区做点什么。

正好,社区居民也有需求。吴琳说,佳运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属于典型的老旧工矿家属小区,配套设施不完善,而且2800多位居民中老人、小孩就占了六成左右,居民盼望社区能成立一支随叫随到的志愿服务队。

在与几名老伯充分商量研究过后,今年1月,在陈大雄的发起下,佳运社区协调辖区内的攀钢汽运公司,将该公司位于马坎巷家属区篮球场的一个废旧库房(红砖房)进行改造,成立了“老兵天天见”工作室,6名退伍老兵和老党员马成武就是工作室成员。

“我虽然没当过兵,但也有一颗服务群众的心。”今年74岁的马成武说,他是西充县人,攀枝花建市的第二年就过来了,当了30年修理工,开了15年车,做了15年检查员,“我们都是党员,党员就应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7名老伯个个都有拿手技能。黎兴伟擅长水电维修,哪家屋里漏水断电他分分钟搞定;杨贵云是个懂维修的老驾驶员,有他出马汽车小故障都不用去修理厂;陈大雄是个矛盾纠纷调解能手,邻里“扯皮”遇到他三言两语化干戈为玉帛;马成武一直保持一名检查员的细心习惯,每次巡逻都由他带头……

不久前的一天中午,82岁的社区居民李茂兰正准备煮饭,结果水龙头不出水。她赶紧给工作室打电话求助。正在家炒菜的黎兴伟立马扔下手中的锅铲,赶到李茂兰家中,三下五除二就修好了水龙头,还顺带换了厨房出故障的灯泡。“上个月,我去医院看病,家里没人,水管突然爆了,幸亏及时被工作室成员巡逻发现,马上联系人员处理,避免了一场水灾。”李茂兰说,退伍老兵们都是义务帮忙,真的太感激他们。

永不服老,遇到险情冲在最前面

“离军不离党,退伍不褪色。”在“老兵天天见”工作室的一面墙上,印着这样红彤彤的10个大字,是大家心中的信念。

与信念一样坚定的,是他们对责任义务的看法。“我们虽然都年龄不小了,但是永远不服老,没觉得应该停下来享清福。我们都是老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行动要一直开展下去。”陈大雄说。

由于历史原因,佳运社区一直没有物业公司,社区治安、卫生等问题需要有人管。工作室决定,每天分早、中、晚三次开展社区巡逻,一次巡逻时间至少1小时。“多转几圈,就当锻练身体。”78岁的廖炳轩是队伍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但也是声音哄亮、走路有劲的一位。

多年军旅生涯,锤炼出铁血作风,遇到紧急情况,大家总是冲到最前面。

“4号楼着火了,快点!”今年5月的一天,马成武、杨贵云像往常一样在社区巡逻,行至马坎巷家属区时,他们听到一阵急促的呼救声,立即冲上前去。只见该家属区4号楼外的高压线起火,引燃了旁边干枯的树枝。火势越来越大,眼看就要烧到旁边的居民楼。

他们拨打电话向社区报告后,马上跑到附近居民家中接上水管,冲进火场带头打火,及时避免了火势蔓延。“回想起来还是有点后怕,但当时哪顾得上那么多!”火被扑灭后,74岁的马成武脸被浓烟熏得黢黑。

老伯们不怕险,更不怕晒。11月13日中午,烈日当空,退伍老兵董启余、王加寿正在江边的步行道挥着锄头、扫帚,汗水顺着斑白的双鬓滚落。

这条步行道属于“三不管”地段,过去无人打理,杂草丛生。为了让居民们到江边散步有个好心情,退伍老兵们主动站出来,定期过来锄草、打扫卫生。“只要大家走起来舒坦,我们累点也不算啥。”董启余说。

身边人受感染,乐助邻里一家亲

老伯们喜欢“管闲事”,爱冲到最前面,家人感到很骄傲,成了他们的“粉丝”。

“父亲当过兵,身体硬朗,我们都很放心。”杨贵云的儿子常年在外地工作,看到父亲热心做志愿服务,既打发时间也帮助他人,十分支持,“我要是有时间,也想陪他‘出勤’呢。”

身边人也被带动起来。 “我现在跟他一起做志愿服务,多有意思。”杨贵云的老伴任伦芬也是一名社区志愿者。 “我出的力不比他少呢!” 任伦芬打趣说。

一年前,住在杨贵云夫妇楼上的男孩锐锐亲人去世,成了一名孤儿,内心越来越封闭,不愿与人说话。每天忙完家务后,任伦芬都会到锐锐家中帮他做晚饭、洗衣服,有什么好吃的还会特意给他留一份,成了锐锐的奶奶。慢慢地,锐锐重新变得开朗。

80多岁的段成良身患重病、腿脚不便,其老伴也长期卧病在床。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陈大雄带着居民定期到他家看望,帮助其购买生活用品、陪伴就医。“就像亲兄弟一样,帮我们太多,太感谢他们!”段成良眼中含着泪水。

“在这群退伍老兵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传递正能量,邻里亲如一家人。”吴琳说,据初步统计,社区现有志愿者50多名。

“退伍老兵们发光发热、乐于助人,在广大党员中作出了表率。做好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需要把这样的精神弘扬光大。”东区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坤梅说,下一步,东区将加大对该工作室的宣传力度,以此示范带动更多党员、基层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同时,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为党员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依托“支部建在小区、组织覆盖楼栋、党员联系家庭”模式,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