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质量报社舆情监测中心利用专业技术手段,通过对政府职能部门、新闻单位网站和微博的观察,以及对各大社交网站、论坛的监测,依据事件新闻转载量、微博微信转发和评论数等数据,监测出一周以来关注度较高的政务热点事件。 

 舆情回顾

11月7日,阿里巴巴宣布将根据浙江省烟草专卖局的要求关闭平台上电子烟店铺,并将电子烟产品下架。与此同时,其将禁止电子烟相关产品的广告投放。

此前,阿里巴巴曾要求任何店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产品,并增加购买劝阻信息和上线交易拦截功能。阿里巴巴集团平台治理部发布通知称,其将遵守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配合国家有关部门针对电子烟的监管要求。

目前,阿里巴巴旗下多个电商平台,以及京东、苏宁等多个电商渠道搜索“电子烟”关键词已无对应产品。此前,多家电子烟厂商曾表态,一直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拥有60%市场份额的悦刻利用社交媒体表示,“我们将全面付诸行动,终止悦刻在网上的一切销售和广告。” 

 舆情背景

2019年,业内称其为电子烟元年,因为大量的资本涌入了这个行业。罗永浩、同道大叔、前锤子科技朱萧木等人都先后进入市场,电子烟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仅上半年新注册的电子烟品牌就有1000家,外界称其为“千烟大战”。电子烟成为国内创业的第一个风口。2019年上半年,电子烟产业投资超过35笔,投资总额至少超过10亿元。

10月14日,深圳一男子因为在公共场所吸电子烟被开罚单,这也成为国内开出的首张电子烟罚单。30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敦促电商平台及时关闭电子烟店铺,并将电子烟产品及时下架。

11月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电子烟标榜为“年轻”“时尚”“潮流”的代表诱导未成年人。很多学生家长反映,其子女受到网上电子烟宣传的吸引并可以轻易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电子烟。6日,根据上述通知要求,浙江省烟草专卖局向阿里巴巴发出《关于立即关闭电子烟店铺、下架电子烟产品的函》。上述文件的依据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加强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护的要求。

 相关搜索

截至11月11日17:00,搜索关键词“电子烟监管趋严”,百度找到相关结果约69万个,找到相关资讯约2.64万篇;新浪微博找到相关结果0.9万个;腾讯微信找到相关文章328篇。 

各界声音

国家烟草专卖局专卖监督管理司负责人陆捷:针对实体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的行为,也要加大市场的监管和执法的力度,尤其是中小学周边的实体店,要进行清理和整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研究员肖琳: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使用电子烟的人数约在1000万。使用电子烟的人群主要以年轻人为主,15-24岁年龄组的使用率最高,获得电子烟的途径现在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比例占到了45.4%。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副会长支修益:电子烟应该纳入监管,特别是行业准入标准要尽快制定;同时要把具体成分明确标识出来,让吸电子烟的人知道里面有什么成分,在产品生产、质量、包装、销售渠道等方面完善监管政策。

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胡清源:针对电子烟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对我国的禁烟限烟甚为必要,这不仅是出于对我国民众的健康考虑,更是对我国今后限烟禁烟的战略思考。

 网友声音

@科技大白:这个行业真的太高调了,负面消息出来的也很多。但对于青少年来说,网上禁售电子烟是好事。 @裕棠:真想管,控源头抑需求远比堵销售有用。 

 舆情分析

随着电子烟行业成为风口,关于电子烟的争议也逐渐增多。比如电子烟能否帮助戒烟?对人体的危害是否比传统香烟更小?如果说这些问题还存在争议,那么电子烟让原先并不抽烟的人群开始抽烟,如女性、年轻人甚至未成年人,却是更普遍存在的现象。

比如,很多电子烟品牌推出了众多新奇的口味、在营销方式上也多与音乐节等年轻人群聚集的活动相结合,从而塑造出电子烟时尚、潮流的品牌形象。有些电子烟企业还邀请明星担任代言人、拍摄宣传片,更是试图吸引年轻群体。

实际上,此次国家烟草专卖局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监管只是第一步,仅仅涉及到了销售环节的乱象。生产环节的乱象则更加严重。目前山寨劣质电子烟产品充斥国内市场,再加上缺乏明确的行业标准和监管机制,部分企业追求短期利润,烟弹不合格、漏油、电池质量不达标导致爆裂等情况时有发生。

另一方面,对于电子烟品牌而言。线上禁令对于众多刚起步、依赖线上销售的中小品牌来说,无疑影响更大。对于中小品牌来说,官网、微信小程序、电商平台是早期相对容易布局的渠道,同时网络推广和营销,也能更快地增加品牌曝光和获客。国家烟草专卖局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线上禁令则让其失去了重要的线上营销和销售渠道。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王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