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邵明亮  郭静雯

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希腊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在希腊《每日报》发表题为《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的署名文章。文章提到:中国翻译家罗念生一家三代致力于希腊文学、戏剧的翻译和研究,为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

生前,罗念生常常这样全神贯注地翻译希腊文学著作。

罗念生(1904-1990),原名罗懋德,世界知名学者,古希腊文学翻译家、研究家。1904年出生于威远县连界场庙坝,他是第一个到希腊留学的中国人,更是第一个将古希腊戏剧翻译成中文的中国人。

罗念生译著和论文达1000多万字,翻译了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完整传世的《乞援人》《波斯人》等七部悲剧,以及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完整传世的全部作品——《埃阿斯》《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等,直到去世前,他还在翻译《荷马史诗》。

2009年,希腊雅典州政府授予罗锦鳞“希腊文化大使”称号。

2014年2月,罗念生的儿子罗锦鳞到家乡内江,开讲“大千论坛”古希腊戏剧和艺术。演讲结束后,罗锦鳞提出想到威远县连界镇庙山村的祖宅看一下,罗秀松就是当年接待他的人之一。

今年71岁的罗秀松目前仍住在连界镇,按辈分他要喊罗念生爷爷,虽然没有见过罗念生,但他从小就从父辈那里听到过不少这个“大秀才”的故事。

罗秀松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罗锦富给他讲过1942年罗念生回乡探亲时的场景。

罗锦鳞(左二)2014年回到家乡威远县连界镇,罗秀松(右一)当时接待了他

抗日战争期间,罗念生随四川大学、武汉大学辗转峨眉、乐山、成都等地。一方面在大学任教,一方面还要在各地中学兼课,生活工作条件都十分艰苦。1942年,罗念生利用暑假时间回到了庙山村探亲。

“当时,他回来是轰动了全镇的。祭祖的时候,家族里的人都被召集到了罗氏祠堂里,摆了好多桌宴席欢迎他。”罗秀松从父辈那里听说,虽然罗念生当年虽已贵为大学教授,但他却特别平易近人,完全没有架子,跟家乡的父老乡亲都相处的非常愉快。

威远县连界镇是有名的工业镇,当年那里的冶铁业就已经很发达。在回乡探亲的一个星期时间里,闲不下来的罗念生竟然找到了一份冶铁厂的零工来做,给自己赚点回校的盘缠和路费。

罗锦鳞在老家的祖宅前跟乡亲们合影留念

“罗念生当时都已经是大学教授了,但他还能放下架子去干这些粗活,当然一方面那时候条件确实艰苦,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那种朴素的作风和性格。”罗秀松说。

如今,在庙山村还有罗念生的老宅,一共还有三间房屋,已经比较破旧,罗氏家族的成员也不定期会对老房子进行修缮。罗秀松希望有关部门能对罗念生老宅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可以让更多的人前来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