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至2020年春节前,四川将开展2019年度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工资,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推动实现2020年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的目标。实际上,不只是四川,包括云南、贵州、青海以及湖南等省都发动了类似的冬季攻坚行动。

治理欠薪,特别是春节前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可以说是一个老话题了。然而正因为“老”,才需要时时提及,常抓常治。尤其在今年,治理欠薪更是力度超前。“拖欠农民工工资最高可获刑7年”“国务院重拳整治恶意欠薪:2020年春节前须动态清零”“纳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企业在多领域受限”……10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打击恶意欠薪犯罪有关情况,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关注。

然而从现实来看,尽管司法和执法在不断加码,但欠薪也呈现出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隐蔽的特点。在一些地区和行业,恶意欠薪的现象仍旧存在着。特别是在基础工程建设领域、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饮服务等行业,更为突出。既然已经治理了那么多年,为什么欠薪的情况就不能根治,或者说得到一个很好的控制呢。从这几年的欠薪工作治理来看,基本上是遵循着“见子打子”个案式治理模式,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治理欠薪不能只是点对点和个案意义上的行动,更应形成系统性、常态化、从根子上治理欠薪的一套工作方法。

从深层次来看,“欠薪”二字,并不仅仅意味着“被欠钱”那么简单。事实上,随着对欠薪行为的打击,很少有运转良好的企业会选择欠薪这一下策。但凡欠薪的公司,特别是那些恶意欠薪的公司,实际上这些公司本身经营已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那么,为什么市场监管部门对这些公司不发出警示?对职工欠薪是公司运转出现困难的一个最严重的信号了。在这个信号出现之前,相关部门是否尽到了相关的监管责任,是否做到了对那些不符合条件,不够资格的工程承包企业的市场禁入?

欠薪行为总是发生在时点上的,而造成公司欠薪行为的结果总是需要时间来发酵的。所以,要想让治理欠薪工作不手忙脚乱,治理欠薪关口还要前移。(执笔人 王付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