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芮菱 川报观察记者 任鸿

今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在扑火行动中,突发林火爆燃,最终30名扑火人员牺牲。面对这种温度极高、速度极快的燃烧现象,我们能做些什么?

11月5日,在四川省应对森林火灾爆燃研讨会上,各学者专家就“爆燃”的规律、特点,以及如何安全扑救进行了探讨。

这些情况容易引发“爆燃”

林火爆燃是指发生突然、温度极高、火场面积急剧扩大的爆炸性燃烧现象,会瞬间形成巨大火球、蘑菇云。一旦发生,会严重危害扑火人员的生命安全,严重毁坏森林资源,并给扑救林火造成极大地困难。

中国林学会森林草原防火专业会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王高潮介绍,爆燃现象在北方林区并不多见,主要发生在南方高山林区。在四川境内,川西高原的甘孜、阿坝、凉山地区较为常见、多发。2017年的甘孜雅江木绒乡火场爆燃、2019年3月的凉山木里火灾等都有爆燃现象,“如果森林火灾由最初的小火短时间内突然发展为重特大森林火灾,基本都是由林火爆燃引发的。”王高潮说。

记者了解到,容易发生爆燃的地形主要有三种:一是高山林区,由于两边峡谷通透、两侧山坡陡峭、植被立体生长,这种地形最易发生爆燃;二是葫芦状沟谷地形,这里经常发生由沟谷冲火演变发展为林火爆燃的现象;三是在复杂陡坡地形上,有一条或数条从山下到山顶的沟谷,或从山上到山下的沟菁,这种地形也容易发生爆燃。

除了地形条件,易发生爆燃现象的地区还有以下植被特征:在陡坡地形上,植被是立体连续生长的;植被以针叶林为主,含油脂高,易燃,如高山松、云南松、思茅松等;杂灌杂草与藤类植物、低矮书中连片伴生在一起;林下腐植质叠加堆积,局部地区林下腐植质很厚,而且以松针腐植质为主,遇热后可燃性气体在森林中弥漫散发;林下枯枝树叶以及腐植质含水量很低。

值得注意的是,林火爆燃基本都发生在下午14时至17时,且大多是在火灾发生后的2-3天,这也说明,爆燃有一个预热的过程。当预热达到了临界点,此时突然刮起大风,爆燃就发生了。

从这几方面入手预防燃爆危害

“虽然,目前技术条件下,无法阻止爆燃发生,但对爆燃可能造成的扑火人员伤害,是可以预防的。”会上,专家学者纷纷提出了预防爆燃危害的措施。

首先,各地要针对爆燃多发区,提前做好多种有效预案。“只有科学的认识、总结爆燃现象发生的原因、条件,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应急指导机关和专业队伍才能在爆燃紧急关头发挥好,处理好。”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研究员舒立福表示。

其次,要抓好专业技能的训练,提高每一位扑火人员预防处置爆燃的能力。“国家综合性应急救援力量,各级专业森林消防队伍都应把安全高效扑救森林火灾作为一项重要的训练科目和培训内容,并一定进行模拟训练。”原国家林业局副部长马福说。

此外,专家建议,要运用科技手段灭火,增强安全扑火的战斗力,逐步做到人力直接灭火向间接灭火的转变。各级政府部门和应急部门要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为专业扑火队逐步配备科技含量高的装备,保障他们进行安全高效的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