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扎根儿科领域20年,勤学上进用专业守护孩子健康;她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中西医结合树起中医儿科亮眼旗帜;她坚信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敬业奉献成为孩子们口中可爱可亲的“牟阿姨”……

勤学上进

锐意进取铸造扎实专业能力

2001年,牟德英从成都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进入南充的一家县级人民医院担任中医门诊医师。为了不断提高专业技能,2005年,牟德英考取了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主攻中医儿科专业。2008年研究生毕业后,牟德英来到成都市温江区中医医院工作,这一干就是13年。工作后的牟德英不仅从临床上不断积累经验,同时继续深造学习。2014年,她以专业成绩第一的优势考上了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主修温病学。

“医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不仅需要不断的积累理论知识作为支撑,更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做为实践。”牟德英告诉记者,儿科医生自古被称为“哑科”医生,因为孩子不会表达病情,医生诊病只能根据孩子的神色与家长的描述来进行判断,正因为如此,儿科医生必须要更加的专业,这种专业一方面是对患儿病症的准确判断和精准治疗,另一方面是有效地与家长沟通,找准病因。“你专业知识过硬了,病人才会信任你,病人信任你了,医患矛盾自然就少了。”牟德英说道。

深耕20年

见证医院儿科事业稳步发展

2008年7月,牟德英来到温江工作,在这里留下了她的美好青春,也与温江区中医医院的儿科门诊共同成长。这一年,温江区中医医院准备把儿科从内科分离出来。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准备,2010年,医院儿科病区正式成立。作为儿科的“元老”,牟德英见证着儿科十年来的发展与壮大,如今,医院儿科已成为成都市市级中医重点专科。

“这十年来,儿科的变化可以说是天翻地覆,集中体现在4个方面。”身为温江区中医医院儿科主任的牟德英告诉记者,“首先是诊疗操作更加规范化,科室目前以急性支气管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幼儿腹泻、疱疹性咽峡炎为优势病种,形成了以临床路径为标准的规范化治疗方案;第二是中医诊治更加特色化,我们以中西医结合、中药外治、非药物疗法为专科特色,开展穴位贴敷、艾灸、刮痧、中药药浴等中医特色疗法;第三是医疗队伍更加专业化,科室现有医护人员20名,其中,副主任中医师3名、主治医师4名、成都市名中医1名、中医学博士1名。编制床位30张,年门、急诊4万余人次,形成了呼吸、消化、内分泌3个亚专业组;第四是服务群众更加广泛,儿科之前的病员主要是温江城区内的,但现在有不少外地病人专程过来就诊,包括郫都区、崇州、康定等周边地区的患儿。”

未来可期

打造特色中西医结合儿科门诊

业界人士常说:“金眼科,银外科,千万别干小儿科。”早在2017年就有资料显示,我国儿科医生的缺口已经超过20万,2021年,我国三孩政策出台后,儿科医生这一缺口将会更大。“儿科的收入相较于其它科室少,却是医疗纠纷高发的领域,一名儿科医生往往要承受来自患儿整个家庭的压力。虽然有这些客观因素存在,但我们也要看到从事儿科工作好的一面,比如说儿科的治疗相对单纯,孩子们天真烂漫很可爱,这些都能在工作中增加愉悦感。”牟德英告诉记者。

目前,成都市温江区中医医院正在进行新院装修搬迁,据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计划在2022年全面完成新院搬迁工作。对于全新的开始,儿科主任牟德英内心充满期待和信心:“我们在儿科诊疗上一直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治疗方法,这对儿科病的治疗有很大优势,建设以中医为优势、以西医保基础的小儿内科是我们的发展方向。”

据牟德英介绍,搬入新院后,儿科一方面要布局专业的雾化室,设立哮喘专科门诊,另一方面要加强治未病门诊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同时,大力普及中医外治法在儿科诊疗领域的运用,设立小儿生长发育特色门诊,运用中医优势解决孩子肥胖、矮小等生长发育问题,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记者获悉,温江区中医医院搬迁后,将按照《四川省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与验收标准(试行)》《成都市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与验收标准(试行)》加强科室日常管理建设,包括人才梯队、技术水平、中医适宜技术、中药临方制剂、医疗质量、科研水平等。医院持续推进“育名医、创名科、建名院”的“三名”战略落实,将坚持中西医并重,培养和造就一批省市有影响的专家和专科,做到院有专科、科有专病、人有专长、病有专药。

华西社区传媒记者 刘俊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