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吴晓铃

第七届成都国际非遗节上,中国非遗创意设计作品授权展以各种充满创意的非遗展品,成为最“年轻”的非遗展。记者10月20日从主办方获悉,这个展览虽然规模不大,却因“创意授权”颇受行业关注。展览开展4天以来,签约意向金额达到3450万元,为非遗授权和成果转换探索出一条有效路径。

“我们的面具杯已经卖完了,这个是样品,真的不能卖。”10月20日,非遗创意设计作品授权展上,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不断向过往观众抱歉解释。一旁的绵竹年画抱枕等衍生品,也备受人们喜爱。

把创意产品搬上非遗节,并非只是为了销售。记者看到,在每一个展位前,都摆放着几张授权卡。实现非遗元素的授权,才是参展单位的主要目标。

据介绍,此次参展的商家共53家,既有金沙、草堂等博物馆,也有羌绣、年画等非遗类产品。整个展览通过“时代共振、传统共生、合作共创和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四大主题展区,结合中国非遗创意设计作品授权论坛、非遗授权签约仪式等活动,展现非遗跨界的成果,为非遗技艺、文化IP与设计师、市场之间搭建桥梁。展览现场,53家IP版权方拿出了300多个授权元素,被授权方则涵盖了酒店、餐饮、鞋服、家居等品类供应商100余家。

非遗创意设计作品究竟有没有市场?除了现场观众,行业人士同样有发言权。10月18日,授权展举行签约仪式,包括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在内的6家公司完成非遗授权现场签约,双方将合作开发新的非遗文创礼品。而非遗节举行4天以来,53家版权方与被授权方现场成都对接的项目多达70多个,签约洽谈意向金额折合人民币约3450万元。

“非遗授权激发了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文博、文创单位精益求精,不断潜心钻研非遗技艺,推陈出新,创造出更受市场认可的非遗产品的热情。被授权方也可以将非遗符号用于提升自身产品的审美品位和文化内涵,创造出更符合当代受众偏好的终端产品,实现授权方与被授权方的双赢。”展览执行方负责人告诉记者,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来的文化符号通过创意设计与艺术授权,实现了文化资源向经济资源的转换,推动了非遗传承人、非遗企业、设计师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表达,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