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吴晓铃

10月19日,经过3天的脑力激荡,第七届非遗节国际论坛6个论坛全部拉下帷幕。其间,来自全球64个国家和国内的500余名代表、专家学者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围绕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分享优秀案例,发起头脑风暴,畅想无限可能。

本届非遗节除主论坛“非遗传承与旅游发展”国际论坛外,还首次设立平行论坛,开设“非遗在城市社区的传承”“传统工艺促进乡村振兴”“美食类非遗项目的活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非遗动漫化的探索与应用”和“新媒体语境下的非遗传承创新实践”5个平行论坛。

专业化学术高地 共话非遗保护新路径

10月19日上午,“非遗动漫化的探索与应用”论坛在锦江宾馆举行。中国动漫集团党委副书记周广明、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蔡尚伟等多位专家围绕非遗和动漫的融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周广明结合博览园主会场“跨越千年相遇非遗动漫沉浸式体验展”,从非遗与动漫融合的意义谈到两者的切入点,并结合世界上先进的案例深刻剖析动漫对非遗的普及传承作用。

蔡尚伟认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动漫也面临走出国门与国际进行合作的问题,成为探索非遗和动漫融合的重要国际背景和机遇。他说:“在促进非遗和动漫融合中,政府要有明确的意识、系统的规划和政策,企业则需要更加珍惜非遗文化资源中间适合动漫产业化开发的各种资源,比如IP、形象、场景、故事等。”

当天下午,“新媒体语境下的非遗传承创新实践”论坛也在锦江宾馆同步举行。以故宫淘宝微信、新浪微博等为代表,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以及非遗保护单位和文创公司等文化机构的新媒体代表,共同分享了2019新媒体语境下的非遗传承发展精彩案例和成果。

聚焦非遗传承  深入探讨保护新路径

与此同时,“非遗在城市社区的传承”“传统工艺促进乡村振兴”和“美食类非遗项目的活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三个平行论坛聚焦非遗传承,深入探讨保护新路径。在“非遗在城市社区中的传承”论坛上,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70多个国家文化官员代表,国内非遗界代表和专家,传承人代表和非遗企业代表,共同就非遗在城市社区的传承的意义、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王玮以“见人见物见生活,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传承传播实践”为题,分享了上海的实践,活泼生动的演讲博得现场阵阵掌声。

饮食类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具有独特的重要性。10月18日召开的“美食类非遗项目的活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发布了《中国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倡议书》和《全国饮食类非遗保护与传承蓝皮书》框架,并为四川省成都市饮食公司等30家首届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示范单位授牌。

10月18日上午9点,“传统工艺促进乡村振兴”论坛召开。来自韩国、拉脱维亚及中国传统工艺与乡村振兴中的实践工作者,以及研究者、管理者齐聚一堂,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探讨传统工艺促进乡村振兴的相关问题。来自成都蒲江县的明月村受到关注。蒲江文旅体育局的局长何敏介绍了蒲江以非遗为媒,从规划、项目、创新、人才和机制五个方面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了以陶艺手工艺为主的文创项目集群和文化创客聚落的实践。据统计,2018年明月村接待游客23万人次,文创及乡村旅游的总收入达到了1.08亿元,实现了人均可支配收入2187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