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程文雯

10月18日,在全省推进项目投资审批信息化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专题会议,成都市在会上分享交流了项目投资审批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做法。

成都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16个城市和地区之一。目前,成都完成改革任务17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总用时压缩至90个工作日以内,国家审批管理系统受理审批项目数1429个。

成都在统一的网络理政平台基础上,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统受理、并联审批、实时流转、跟踪督办、信息共享,大幅提高审批效率、压缩审批时间。

成都的项目投资审批信息化建设究竟有哪些亮点呢?记者为你一一梳理。

亮点一:深入推进网络理政 有效打通“信息壁垒”

网络理政平台是成都深入推进“放管服”,推进项目投资审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成都以集约化的政府门户网站为总入口,打造集信箱、热线电话与APP、微博、微信、短信等渠道相融合的全天候社会诉求受理平台。

将分散在多部门、多层级的业务数据进行系统整合,建设完善全市统一的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并实现与省、区(市)县平台高效对接,累计归集数据9亿多条,交换审批管理相关数据100万余条。

亮点二:科学搭建运行体系 让企业办事像“网上购物”一样便捷

构建审批管理平台。建设纵向对接国家、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和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横向整合成都市“多规合一”空间信息数据平台、规划电子政务系统、土地统一登记管理系统等10个市级部门业务系统,实现市区两级项目投资审批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流程和涉审事项全覆盖的统一管理

建立重点项目信息平台。建立重点项目信息系统,实施全流程、全覆盖、全链条动态跟踪管理,形成重大项目管理闭环。打通市级部门、平台公司、区(市)县各部门、项目业主之间信息沟通交流的渠道。

推进信用体系信息化。截至目前,平台公示工程建设领域行政处罚信息、黑名单信息、信用承诺信息累计14360条。

拓展审批智能应用。积极开发互联网、手机移动终端,稳步推行项目投资“不见面审批”,加快实现行政审批事项“一网通办”,让企业办事像“网上购物”一样便捷。

亮点三:提升服务质量 全市窗口无差别审批

“一张蓝图”统筹项目生成。整合规划、国土、环保、林业等22个部门129个专业规划,集成现状及规划数据图层113个,消除中心城区差异图斑407处,基本建立持续更新的“多规合一”空间规划体系。

“一个窗口”提升综合服务。市、区(市)县两级分别设立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线上线下融合的综合服务窗口,由综合服务窗口统一收件、出件、编码,提供咨询、指导、协调等服务,实现全市窗口无差别审批,市域范围内审批可异地受理、全域通办。

“一张表单”简化申报材料。通过多渠道发布全市统一的办事指南和申报表格,项目业主只需提交一次申报材料,不同审批阶段的审批部门共享申报材料、互认审批结果,实现“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

“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建立“牵头部门统筹协调、综合决策”的责任机制、“日巡视、周督查、月通报、季考评、年考核”的考评机制、“企业定期座谈、全程参与改革”的问题发现机制,推动项目投资审批提质增效、规范运行。

亮点四:提升管理质效 全流程透明监管

实行数字化施工图审查和备案全过程网络化、数字化,取消施工图行政审查,由各行业管理部门直认可审图机构审查意见。目前,成都市数字化审图平台受理项目数量4228个,完成审查3354个。

开展重点项目线上调度,在市网络理政中心设立重点项目板块,运用遥感、视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对重点项目的数据化分析、可视化决策和智能化督查。目前,已实现572个在建重点项目接入市网络理政中心。

推进项目智慧化管理,建立市区两级联动、施工工地全覆盖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实时动态收集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现场管理等各方面数据。目前,全市2640个在建项目中,符合安装条件的2016个工地已实现智慧工地设备全覆盖安装。

设立中介服务“网上超市”,开通项目建设网上中介服务大厅,将所有涉及项目审批的27类中介服务事项纳入“网上中介超市”,实行全流程透明监管。目前已有929家中介服务机构入驻。

深入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依托项目投资审批信息化载体,在工业园区和其他风险可控区域推行投资项目告知承诺制改革。目前,全市已有208个项目通过全流程承诺制方式实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