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华

当有人心搏骤停时,身边的人能有效地采取急救措施,可以用上一种方便的工具,越来越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一种标配。10月10日北京青年报有好消息传来。9日上午,北京市政协开展“改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监督性视察活动。对市政协委员指出的在公共场所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问题,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利用3年时间在重点公共场所按照标准配置AED。

大多数现代人常常感慨,而今生活成本高,养家糊口越发不易,加之生活节奏变快,越来越明显感受到,工作量增多,压力变大,焦虑感增厚,可谓是“身兼众负”。由此,心率失常等心源性疾病,似乎已成家常便饭。此类平时不易被重视,外象不明显的疾病,极易导致猝死的难以挽回的恶果。

这里有组数字,我国每年有54.4万人因心源性猝死倒下。这个数字已经够惊人了吧,但还只是入了“统计眼”的数字。如果加上未统计的人数在内,恐怕更加让人瞠目结舌。事实上,大量的案例却是静悄悄地发生,日历已在静悄悄地翻了过去。可见,不管我们愿不愿看到,也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抢救心源性猝死的关怀性措施尽快落地落实,实际上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从医学角度上说,心搏骤停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可以说,这个疾病是突然产生,又可能突然引发严重的后果,若未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反之,若病者身边的人能紧紧抓住“黄金三分钟”原则,即在病人发生心搏骤停后,在三分钟内实施紧急救治,就能极大的提高成功率,避免产生较为严重的伤害或死亡后果。

而AED是抢救心脏骤停病人的“利器”,目前已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认为是一种“救命神器”。在地铁站、商场、机场、工厂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配备一台AED,紧要时刻能够救人于分秒之间。其实,AED的操作非常方便,调查表明,一半的施救者都没有经过任何培训。而机器本身也非常智能,它自己会通过对患者的评估来确定是否需要除颤,如果患者不需要除颤,那么机器本身不会充电,而且整个施救过程会被机器记录下来。

在重点公共场所配备救命神器,是一件顺民意、得民心的好事,同时急救培训必须跟上,急救普及率亟待提高。我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开展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知识纳入考试内容,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这项工作必须常抓不懈、抓紧抓好,不能有任何放松导致掉链子、打折扣的行为发生。

不难看出,在公共场所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现实的需要,更是一种必要。当前,我们应该形成统一的共识,尽快从规划落于实际,从纸面走进现实,从认识到重视。要知道,在美国大城市中,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最高可达16.3%,反观国内这个数字却只有3%。所以,我们需要尽快补强机制体制,强化践行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后续的治疗负担和经济损失,实现院前急救的社会化参与度和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