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东京8月5日电(记者江红)命运多舛的2020东京奥运还有3天就要闭幕了,逆境中暴发的中国队目前已获得34金24银16铜的骄人战绩。未来几天大概率还会有若干枚金银铜牌入账,甚至冲击金牌榜第一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7月22日拍摄的位于东京湾的奥运五环标志。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世界正经历艰难时刻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健儿交出这样一份超靓成绩单,令国人大喜过望,更加激发了14亿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疫情、保民生、促生产的勇气和力量。

那么这份超强成绩单是怎么来的?是偶然还是必然?有无踪迹可寻?

时间线推回到2016年,中国队在里约奥运会上仅获得26枚金牌70枚奖牌,是中国军团20年来的奥运最差表现。当时甚至有媒体用“兵败里约”来形容那次失利。虽说如今国人的心态、理念越来越自信、包容、大气,里约奥运失利并未如从前那般掀起巨大的舆论批评狂潮,但里约的这根刺儿却深深地扎进了中国体育人的心里。欲拔除之,非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不可。

资料图:2016年8月21日,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体育场举行。新华社记者刘彬摄

2017年,里约奥运后的第2年,也是东京奥运周期的开局年,新华社就抽调总社和分社的精兵强将组成调研团队,下沉到各项目国家队进行了几个月的深入调研采访,把发现的问题以及一线备战的运动员、教练员当时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和普遍心声在媒体披露;2019年,也就是原定东京奥运开幕的头一年,我们再次下到各国家队进行调研采访时,就明显感觉到了两年来的积极变化,无论是科学训练理念的广泛践行,还是复合型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对对手情况的搜集研判等等,备战的方方面面都在积极向好,呈现出上下齐心,努力拼搏,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良好精神风貌。当时感觉国家队无论是运动员、教练员还是各项目领队、中心主管官员等,上上下下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就是要在东京痛痛快快地打一场翻身仗。记得当时采访运动员时大家几乎众口一词:“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在东京升国旗奏国歌。”

7月29日,陈梦(左)和孙颖莎在比赛后携手共展国旗。新华社记者王东震摄

那时我们就预感到,东京奥运会可能会有惊喜。这不是马后炮,而是有两年前新华社播发的通稿为证。新华社在2019年7月23日播发的通稿《决战东京 再铸辉煌——写在东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一文中曾预测:“总体来看,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军团的金牌数应不低于里约的26枚,有望达到28—35块之间。”也就是说,我们笃定地认为最低不会低于28块,最高甚至可以达到35块。

做出这个判断,一是基于我们对一线备战的运动员、教练员的采访,二是参考了2017、2018、2019年中国选手在重要国际赛事上不断上升的表现。而关于上限35块这个判断,调研团队内部人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反复思忖35块真的有可能吗?当时的舆论甚至都有说里约并不一定是谷底。但是团队经过认真研判后,坚持认为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运动员这些年来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流血流汗的辛苦努力必然会有回报。现在看来,当时的判断还是略显保守。

8月2日,中国队主教练郎平在比赛前。当日,在东京奥运会排球项目女排小组赛中,中国队以3比0战胜阿根廷队。新华社记者李尕摄

用“东京大捷”来形容中国军团的优异表现一点不为过。从目前的成绩看,我们的收获和提升是全方位的,尤其是在“皇冠上的明珠”男子百米上,苏炳添代表中国首次闯入决赛并获得第六名,更是比金牌还要珍贵的历史性突破。我们不仅在传统优势项目上守住了阵地,跳水、举重、乒乓球、羽毛球依然是我们的金牌库压舱石,射击、体操等上届奥运被认为是“兵败”的项目也一雪前耻。更加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的潜优势项目名单正在逐步扩展,田径、游泳、赛艇、自行车、击剑、帆船等这次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集体项目虽然女排和女足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女子三人篮球、五人篮球都有意想不到的优异表现。我们不仅金牌收获颇丰,奖牌总数上也让人惊喜,说明中国竞技体育在更多更广泛的项目上向世界水平迈进。

8月1日,苏炳添在比赛后。当日,中国选手苏炳添出战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100米决赛。新华社记者吕小炜摄

我只想说,中国体育人五年来的艰苦努力、奋勇拼搏、流血流汗,配得上今天的辉煌战绩!

编辑:王恒志、吴博文、肖世尧、周涵睿(实习)

新华社东京奥运会报道团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