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若琰 李睿 川报观察记者 祖明远

9月29日上午,多云。

58岁的绵阳市民祁志富抬头看了看天色,犹豫了一下,还是拿起微型数码相机走出了小院。

他想赶在10月1日国庆假期举办一场小型的摄影展,用新老照片的对比的方式,展示绵阳城市在过去几十年里的变化。“过去已经收集了40多幅,还想补充几张最新的照片。”祁志富说。

机缘巧合,30多年前,还在社区工作的祁志富偶然喜欢上了摄影。一张黑白的城市老照片触动了他,那是他曾经居住过的片区——一片低矮的瓦房,房屋之间只有很小的间隙,在黑白的色调下显得简陋而单调。

这样的场景,在当时的绵阳城区很常见。不久,这块位于绵阳涪江富乐大桥旁的瓦房,被十几层高的大楼所代替。每天上班路过这栋大楼,想起曾经这里的样子,这让祁志富心生一种想要用照片记录城市变迁的冲动。

祁志富曾担任涪城区解放街社区党支部书记,他最初拍摄的就是自己工作、生活的场景。这些照片后来在2008年举行了一次小型的展览,吸引了很多市民参观。

这鼓励了祁志富,此后他开始搜集其他人拍摄的老照片,范围扩大到老绵阳城区。“我是土生土长的老绵阳城头的人,其实绵阳老城区并不大,就红星街、建设街、解放街这一带。”祁志富说。

真正打动人的,是同一个位置的新老照片对比。“现在年轻一代,你不做新的,他们就不知道老地点在哪里。”祁志富说。

所以,搜集到老照片后,祁志富就会骑上电瓶车,找到同一个位置,再拍摄一张新的照片。这个过程花了祁志富几个月的时间,因为很多地方都已完全改变了模样,即使是祁志富这样的“老绵阳”也需要不断调整位置,才能找到与老照片相似的拍摄角度。

老照片背后,也有很多故事。

最有趣的是一张在老城区山西面馆门前的照片。照片中拍摄到了一位年轻的女性,30多年后,照片中的建筑早已面目全非,山西面馆也搬到了其他地方,但在一次展览时,参观者中有人认出了照片中的这位女性。后来,祁志富联系上了这位意外出镜的“模特”,看到老照片中的自己,对方忍不住感慨。“就是有很多话,但不知道从何说起。”祁志富说。

平时没有展览的时候,祁志富就将拍摄和搜集到的照片布置在自家的小院里,还起了一个“社区文化小院”的名字,方便社区居民来观看。快要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祁志富还想再办一场摄影展,“城市变化很大,有很多很漂亮的建筑,想让更多人看到,也希望年轻人也能拿起相机、手机,拍摄记录城市的变化。”祁志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