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独家报道

南充市民政局组织社会团体的共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唱红歌。余中华 摄(视觉四川)

怎样用6个词,概括70年来四川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我们做到了。用了6个最精当的词语来概括,然后写下6篇文章,作了3万字的生动阐释。

这6个词是:奋进、昂扬、安逸、温暖、美丽、坚毅

9月23日至9月29日,四川日报一共推出6篇重磅报道——“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四川发展成就述评”,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六大维度,展现四川70年来的伟大成就和经验智慧。

9月23日四川日报一版、9月24日和9月25日二版的版面拼图

9月26日、9月27日、9月29日四川日报二版的版面拼图

第一篇主题是《奋进四川》,展现了四川70年来飞速的经济发展。文章分为3个章节阐释:跨越发展的速度、改革创新的热度、全域开放的宽度,请点击标题阅读全文:《70年深度述评看川报①5000字浓缩奋进四川70年》

第二篇主题是《昂扬四川》,展现了四川政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全文分为3个部分:举旗定向,昂扬前行;民主团结、凝心聚力;良法善治、保驾护航,说清了四川跨越发展的根本保证是什么。请点击标题阅读:《70年深度述评看川报②昂扬四川的三大奥秘》

第三篇主题是《安逸四川》,展现了四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全文分为4个部分:文化铸魂、文化传承、文化惠民、文化兴业。请点击阅读:《70年深度述评看川报③安逸四川中藏着哪些文化密码?》

第四篇主题是《温暖四川》,展现了四川民生事业的70年变迁,四川人的生活温暖如初,温暖如家,温暖如春。请看:《70年深度述评看川报④温暖四川》

第五篇主题为《美丽四川》,深度探寻四川越来越美的成功经验,聚焦于四川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绿色的探索、绿色的变革、绿色的合奏。请看:《70年深度述评看川报⑤美丽四川》

9月29日四川日报第二版版面

今天刊发的第六篇,是整个系列述评的最后一篇,主题为《坚毅四川》,聚焦于四川在党的建设方面作出的不懈努力。作者以理性而深情的笔触写道——

巴山蜀水可以作证:70年来,经历灾难而顽强挺立,面对困难而化危为机,善抓机遇能趁势而进,坚毅四川的最大底气,在于党的建设坚强有力。

文章分为4个部分进行阐述:固本、铸魂、强基、塑形,指出“推动四川前进的每一步,关键在党。”

全文如下,请您细读:

德阳市文广新局文化执法支队党支部来到黄继光纪念馆,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 寇元林 摄(视觉四川)

坚毅四川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四川发展成就述评之六

四川日报记者 向军 林凌 陈松 钟振宇

2018年底,金沙江白格堰塞湖“一湖高悬”,面对应急抢险救援这场“大考”,甘孜州白玉县绒盖乡党委书记根忠翁姆用8天8夜的坚守交出答卷。转危为安的群众竖起大拇指:“多亏有这样的好干部!”

雅安市芦山县火炬社区,农家乐连串,猕猴桃园成片。通过灾后重建、新村建设、产业发展,过上好日子的村民们感慨:“党支部为我们擎起幸福的‘火炬’。”

一个个党员干部、一个个党的支部……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大执政党的活跃细胞和坚实基座。

70年风雨兼程,70年沧桑巨变。

国庆前夕,当有记者问到70年四川发展最大的亮点时,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用了5个“上台阶”作答:经济实力上台阶、人民生活上台阶、发展质量上台阶、协调发展上台阶、开放发展上台阶……

这向上跨越的每一步,力量从何而来?

答案在火热的实践中,答案在人们的心中——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推动四川前进的每一步,关键在党。

巴山蜀水可以作证:70年来,经历灾难而顽强挺立,面对困难而化危为机,善抓机遇能趁势而进,坚毅四川的最大底气,在于党的建设坚强有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不懈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以党的建设丰硕成果推进党的事业不断发展,为推动治蜀兴川迈上新台阶提供了根本保证。

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了解红色驿站。 李向雨 摄

固本:强化政治建设营造良好生态

秋分时节,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近千名群众载歌载舞,欢庆丰收。

战旗飘飘,名副其实。从曾经的水利建设、改土改田活动,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探索实践,这个面积仅2.1平方公里的小村落始终战旗高扬。

“密码只有一个:听党话、跟党走。”村党总支书记高德敏感触颇深。

朴实的表达说明一个道理——政治问题、方向问题,至关重要。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历史和现实表明,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而政治方向,则是党生存发展的第一位问题。

从十年浩劫后的拨乱反正,到新时代践行新理念贯彻新思想,省委始终态度鲜明:紧跟中央,把准方向。

2014年11月,省委十届五次全会召开,“八个务必从严”写进全会公报。此时,距中央提出从严治党“八项要求”刚刚过去一个月。

持续发力,步步深入。

2016年,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作出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的决定;2017年,省委制定坚决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规定;2018年,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出台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决定……

坚定政治方向,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长期以来,四川把着力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

旗帜鲜明讲政治。省委连续出台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十项规定及意见。目的只有一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对标看齐落实到具体工作和行动上——

履行职责使命。在打赢“三大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进程中锤炼政治能力。

发扬斗争精神。在同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等违反党章、破坏党纪的错误言行作斗争过程中锤炼政治能力。

“决不让一切违背党中央精神、损害党中央权威的问题,以及那些口是心非、阳奉阴违的‘两面派’‘两面人’在四川有任何市场。”省委书记彭清华掷地有声。

如果把政治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则是其中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政治生态好坏,关乎政治建设成败。

四川是天府之国,但不是世外桃源,也决非人间净土。省委清醒认识到,彻底肃清周永康流毒影响,是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特殊政治任务。

清除政治生态“污染源”。省委出台决定,从政治、思想、组织、文化、纪律5个方面提出17条措施,持续净化四川政治生态;深刻汲取蒲波案教训,连续制定出台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禁止党员赌博、严禁领导干部利用地方名贵特产谋取私利等规定。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坚决抵制袍哥文化、码头文化、圈子文化等封建腐朽文化……持续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以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辨证施治之下,全省政治生态发生可喜变化,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

铸魂: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初心不改,信仰如海——91岁老党员周永开用一生诠释。

从潜伏隐蔽战线与敌殊死搏斗,到主政一方推动地方发展;从担任纪委书记勇于向腐败“亮剑”,到离休后踏遍青山呵护葱茏……17岁时的入党誓词和那面鲜艳党旗,早已融进他的血液。

人以神立,党以魂兴。

由嘉兴南湖红船起航,筚路蓝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因为前行之路,有理想信仰之光照亮。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补“钙”壮“骨”、立根固本,就是要坚定信仰、坚定信念、坚定忠诚。

看看这些川人引以为傲的名字:黄继光、王瑛、兰辉……他们身上有着共同的特质: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舍生忘死,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急时分豁得出去,考验面前挺得过去。

支撑他们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去年春末,浓郁的学习之风浸润巴蜀大地,“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在全省蓬勃开展。

省委确定:这是一项管总的、紧迫的重大政治任务。目标明确: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四川工作,以大学习促学懂,以大讨论促弄通,以大调研促做实。

理想信念不会凭空产生,“学习”二字是重要法宝。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就需要党的理论武装工作跟进一步。

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70年来,省委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干部、凝聚群众。

治疗“软骨病”,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拧紧“总开关”,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理想信仰之光勃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从“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到“艰苦奋斗,苦干兴区,实干改变面貌,大干促进发展”的“巴中经验”和“巴中精神”,四川扛起国家扶贫攻坚计划中的两面红旗;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恢复重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闪耀巴山蜀水;

进入新时代,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正成为9100万四川儿女的共同追求……

大渡河畔追忆峥嵘岁月,泸定桥头传承红色基因……国庆前夕,走进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的党员干部倍感震撼,“真正体会到‘革命理想高于天’”。

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需要的是全党的思想凝聚,需要的是广大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不断提升。

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再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一场场深入灵魂的思想洗礼中,信仰之根越扎越牢、越扎越深。

强基:淬炼骨干队伍锻造坚强堡垒

综合帮扶工作队来了。

去年夏天,短短一个星期内,5700余名精兵强将集结大凉山。

一年后,数据喜人:21.85万贫困人口住上好房子,乡、村道路通畅率分别达99%、97%,十五年免费教育惠及学生109.1万人……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

选什么人、用什么人,体现着鲜明的价值导向,历来是关乎全局的重要课题。

被群众亲切称为“营山焦裕禄”的文建明,身患重疾却奋斗不止,树立了好干部的价值标杆。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看来,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开放时期,“好干部”这个选人用人导向从未改变。

政德、为民、担当、实干、廉洁、公认——省委立起“标尺”。

选干部、建队伍、强班子,为的是事业发展。紧扣治蜀兴川事业发展需要,四川全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怎么选?出台规范选人用人工作意见和“1+5”配套制度,实行领导班子功能结构模型管理、定期综合分析研判、差异化考核评价,制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工作“两个规程”……

如何育?从2013年实行优秀干部人才递进培养计划,到2018年启动新时代治蜀兴川执政骨干递进培养计划,走一条递进式培养、阶梯式成长、战略性储备的特色选育之路。

如何管?结合巡视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深入开展拉票贿选、跑官要官、违规任用干部、说情打招呼等专项整治,对省管领导班子全覆盖集中考核……严管不忘厚爱,建立干部容错纠错机制,稳步推进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

山水环绕、羌寨炊烟,花开映秀、游人如织。从满目疮痍到浴火重生,小镇街头,喊响“幸福酥肉”“带劲豆花”的饭店老板杨云刚在铭记党恩中感受力量。

这力量来自于组织。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70年风云激荡,从搞建设、抓经济、应变局到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越是关键时、越到紧要处,总有党旗飘扬、党徽熠熠。

这些年来,省委坚持重心下移,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选优配强带头人。先后实施“千名好书记”培养引领计划、万名人才回引工程;着眼破解农村基层党建后继乏人问题,今年又启动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工程。

建强基层党组织。持续开展“三分类三升级”,每年整顿一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党的十九大以来,对各领域基层党建分类调研、分类施策、分类推进。

抓好党建促脱贫。向115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9755个非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选派“五个一”“三个一”帮扶力量,至今在藏区彝区有近2万名帮扶干部奋战一线。

落实在基层,落实靠基层。一个最大的变化是,基层党组织的覆盖率提高了。截至去年底,全省基层党组织增加到22.17万个,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建党率超过50%。

实践反复证明,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政党,永远充满着无穷的力量。

截至去年底,全省党员总数达到480.49万名,党员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先进模范群体不断涌现,成为推动治蜀兴川事业发展的关键性力量。

塑形:坚持正风肃纪深化标本兼治

今年中秋前夕,省纪委监委通过媒体,公开曝光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时间上溯至1953年。是年2月22日,四川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消息:开除蒲江县原县长谷耀武党籍并判刑12年。

光阴荏苒,改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刮骨疗毒的勇气与魄力:正风肃纪手不软,打虎拍蝇劲不松。

作风建设一直在路上。70年前,党中央提出的“两个务必”振聋发聩;70年来,“两个务必”的永恒考题贯穿四川党的建设始终。

剑指不正之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到省委省政府出台十项规定,坚定不移纠“四风”;从开展吃拿卡要等“七项专项治理”到“9+X”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三项整改“回头看”,多轮专项整治回应群众呼声。

反复抓、抓反复。当高压态势下的“四风”穿上“隐身衣”、打起“擦边球”,省委态度坚决:节奏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

十年有期徒刑,一个多月前,“严书记”被判了。从事发到立案,广安市委原副书记严春风的落马引发网友热议:“动作之迅捷、惩治之严厉,看到从严治党的决心。”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防止腐蚀巩固政权,到新世纪持续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再到新时代打响惩贪治腐新战役,四川猛药去疴、重拳出击——

雅安市委原书记徐孟加、资阳市委原书记李佳、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原主任青理东……腐败问题露头就打。

党的根基在人民群众,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

因动了群众的“奶酪”,资阳市雁江区雁江镇二堰村原村主任李先洪受到党纪处分。从医疗到教育,从低保到养老,一大批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被查处。

通过“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我省将收缴的惠农惠民违纪款共2359万余元悉数清退返还给广大群众。拿到清退款时,凉山州雷波县烂坝子乡马路口村村民张永富“手心都拍红了”。

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雷霆行动的背后,是越织越密的制度“笼子”——

率先在全国制发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意见,出台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制度落细,可杜绝“牛栏关猫”。

不少“老纪检”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四川就在全国率先开展巡视工作。进入新时代,上下联动密织监督网,对照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深挖脱贫攻坚领域腐败作风问题线索……巡视巡察始终利剑高悬。

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长宁地震,阳光救灾、廉洁重建,已成为灾区重建的“标配”。而一档体现“纪检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的“阳光问廉”电视直播节目,“火”了的背后,显示出“阳光防腐”的威力。

栉风沐雨,淬火成钢。

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一个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生动局面正在四川大地逐步形成。

群众的感受是最直接的评判:2018年,全省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指数86.02,同比上升0.15,实现“七连升”。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乘着新时代浩荡东风,四川将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走好新的长征路,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