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王国平 高启龙 范芮菱/文 泸州观察 龙欣雨 视频/剪辑

放眼泸州龙马潭,一派繁忙景象。


城区里,新建成的龙马高中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千余名学生即将在9月份入学;


园区里,恒力一期项目已经开工,这是泸州建市以来招引的最大单体投资项目。


高铁泸州站内,人头攒动,一票难求。


泸州市龙马潭区委书记靳地胜说,该区同时具备“水公铁空”交通枢纽和六大国家级开放功能平台,在整个西部县区中屈指可数,龙马潭要不断把平台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同时,还要做好内功,提升城市能级,坚定主城担当。


龙马潭区面积仅333平方公里,在泸州七个区县中最小,设区仅仅25年,是泸州最年轻的区县。在5年时间里,龙马潭户籍人口37万,常住人口已达到48万人。一条人口净流入曲线,为龙马潭区写下高质量发展的注脚。

谈发展:

打造“枢纽经济核心区”

川观新闻记者:龙马潭区是泸州面积最小,也是最年轻的区县,但在过去几年蝉联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在您看来,龙马潭区做对了什么?

靳地胜首先是抢抓发展的机遇。全区上下形成共识,要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创新发展,全区各级部门都把发展的主题贯穿在所有工作中。我们要求全区干部要有一种危机意识、紧迫意识。这几年,龙马潭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确实有很大的变化和提高。

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围绕产业抓发展,大力构建食品饮料、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港口贸易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去年以来新增“四上企业”109家。

比如去年引进的恒力项目,是泸州建市以来招引的最大单体投资项目,投资总量200亿元以上,年产值可达300亿元左右。这个项目从谈判到签约落地,只用了一个多月时间,从进场开工建设到一期投产用了不到半年时间。恒力项目是龙马潭区近年来招商引资工作的一个缩影。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我们也更多地兼顾民生的改善。这几年,龙马潭区围绕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比如教育,这是老百姓最关注、最关心的一件大事、要事。龙马潭区属于人口净流入区,教育这块跟不上,经济发展得再好,老百姓也不会满意。最近几年,我们投入近20亿元资金建设学校。另外,2021年到2025年,我们还将投入50亿元资金,新(改)建学校18所。其中,龙马高中按照省一级示范性高中标准和两自一包模式(管理自主、教师自聘、经费包干)建设,建成后将满足4500名学生上学。

教育既是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又是城市品质的重要体现。有学校,众多的学生、家长群体就会在这个城市消费,又可以进一步反哺一二三产业的发展。

过去5年,龙马潭区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8.9%,地区生产总值2015年末不到200亿元,2020年末已有367亿元,这是一个初步的发展成果。

川观新闻记者:6月28日,绵泸高铁内自泸段正式通车,终点的泸州站就设在龙马潭区内,为区内原有的交通优势加码。同时龙马潭区域内还有多个国家级平台,龙马潭将如何用好这些平台和优势?

靳地胜:高铁是泸州人民盼望多年的大事儿。泸州是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核心板块就在龙马潭区,围绕高铁时代枢纽经济,龙马潭也做了布局和谋划,要打造一座高铁新城。

从整个区域来讲,我们将充分依托“水公铁空”综合交通枢纽优势,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泸州综保区、泸州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六大国家级开放平台优势,全力打造四川南向东向开放重要门户、内陆开放高地,推动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高端要素集聚。

“十四五”时期,我们明确提出打造“枢纽经济核心区”这一支撑定位,目的就是用好综合枢纽和开放平台优势,进一步叠加航运经济、航空经济、高铁经济优势,加快货物、人员、资金、信息多元要素集聚,建成具有跨区域资源要素配置能力的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地。

此外,要把平台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还需要有更多的探索,特别是要学习先进地区的理念。

比如在营商环境改善方面,我们对标杭州余杭区,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在企业出口退税方面,我们学习深圳的时间和效率,可以做到5—7天完成。

同时,我们还建立科级领导“一对一”联系中小民营企业制度,向重点民营企业派驻“服务企业第一书记”,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企业开办“小时清单制”等6项经验获国务院、国家部委发文推广和表扬。

我们在借鉴不同地区优秀理念的基础上,继续创新提高。优化营商环境,相当于种下梧桐树,金凤凰才能引进来。

谈不足:

将从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川观新闻记者:目前龙马潭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还存在哪些不足?还有哪些潜力可挖?

靳地胜:龙马潭区在县域经济发展上的不足主要体现在:虽然我们各项经济指标保持了较快的增速,但经济总量仍然偏小,202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7.2亿元,纵向比,是2015年的1.8倍;但横向比,与市内外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追赶超越的压力较大。

土地要素制约还较为突出,产业发展空间不足,优质项目支撑不足,产业链条不完备。经济发展对传统产业依赖度较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偏弱,新兴产业发展较慢。开放优势和枢纽优势发挥不足,在聚集高端资源要素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营商环境亟需由精简审批向精细服务转变。教育、医疗、养老、城市品质、生态环境等民生短板还较为明显。

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全力拓展开放深度,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和开放平台间更加紧密的联动融合,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一体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开放能级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加快形成内外联动开放新格局。二是全力提升产业能级。一手盘活存量,一手争取增量,积极破解土地要素制约。聚焦优化产业质态、提升产业层次、促进产业升级,联动区内各园区间协调特色发展,做强食品饮料、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放大特色产业集群新优势。三是全力补好民生短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谈未来:

要持续走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区前列

川观新闻记者:“十四五”期间,龙马潭区提出了建成“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高水平开放先锋区、高品质生活宜居区”的战略目标,有什么样的考虑?具体从哪些方面来实现?

靳地胜:为实现建成“三高三区”战略目标,我们提出了重点打造枢纽经济核心区、现代产业集聚区、改革创新先行区、人民城市试验区这四个支撑定位,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确保800亿元、力争900亿元、冲刺1000亿元,持续走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区前列。

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是发展机遇。特别是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重大战略有利时机,加快把龙马潭区建设成为四川南向东向开放门户和内陆开放新高地。其次是充分放大优势。龙马潭区是泸州城市发展的主引擎,同时具备“水公铁空”交通枢纽和六大国家级开放功能平台,交通枢纽与开放平台叠加优势在整个西部县区中屈指可数,具备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开放、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先行优势。三是补好发展短板。全面对标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着力解决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优、创新能力不强、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不高、要素制约突出等短板和问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