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蒋君芳

9月20日,记者从成都市统计局获悉,从“一五”到“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到“西部大开发”,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投资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规模由小到大,投资质量逐步提高,投资结构日益优化,投资环境持续改善,不断蓄积发展后劲,为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中国建立初期,成都市产业基础薄弱,百废待兴,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微小,仅58万元。经过“一五”“二五”“三线建设”等多年建设,投资规模有所提高,至197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达2.9亿元。

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力度持续加大,推动全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连上新台阶,1993年上百亿,2004年上千亿,2012年突破5000亿元,2018年达到8341.1亿元,是1978年的2876倍。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为推进全市工业化、城市化,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壮大全市经济实力发挥了巨大作用。

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投资结构的调整对国民经济结构的塑造有直接影响。新中国建立后,成都面临着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任务,二产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长期超过70%,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由1952年的69.3:12.7:18.0调整至1978年的31.8:47.2:21.0,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了由农业向工业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后,着眼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第三产业投资快速发展。1980年,三次产业投资比重调整为2.1:38.8:59.1,三产业投资首次超过了二产业投资,二、三产业协同驱动经济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十八大以来,转方式、调结构成为新常态下固定资产投资的着力点,“乡村振兴”、“工业强市”、“振兴实体经济”等一系列政策聚焦投资结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8年,全市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2.4:27.5:70.1,三次产业协同发展格局进一步夯实,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新中国建立伊始,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背景下,投资完全依靠国有和集体经济完成。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全市投资主体不断趋向多元化,投资主体由过去单一的国有、集体经济转变为国有、集体、私营、外资、港澳台资等多所有制经济体。

民间投资快速发展,规模、占比不断扩大,为成都投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1995年,成都完成民间投资76.8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35.6%。进入新世纪,民间投资更为活跃。2001年民间投资规模突破百亿,达到108.1亿元;2006年规模突破千亿,达到1050.2亿元,占比跃升至55.3%;2018年达到4205.4亿元,是2010年的1.64倍,是2000年的52.9倍,年均增长24.7%,占全社会投资比重50.4%。新希望、通威、吉利汽车、万达等一大批民营企业在蓉投资发展,民间投资已经成为全市投资的主要构成部分,成为支撑成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成都市统计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