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吴晓铃

645件张大千画作与书信,其中被张大千称为“无价”的粉本384件;可一窥大千先生思想情感的书信等227件……

9月5日上午,成都博物馆,年届古稀的台湾同胞孙凯先生,将父子俩珍藏数十年的张大千画作及相关文物资料,郑重捐给成都。两年以后,以这批文物为基础筹建的成都张大千艺术博物馆,将在成都城南拔地而起。

题合欢山诗句。

张大千,徐悲鸿眼里的“500年来第一人”。自1949年携家人远赴台湾、并在1954年定居巴西以后,从此再未回到祖国大陆。70年后,张大千弟子孙云生及其儿子孙凯珍藏的粉本和书信,回到故乡。

题合欢山诗句。

捐赠仪式上,孙凯欣慰感叹,“这是太师父另一种形式的叶落归根。”老先生长期生活在张大千身边的记忆与文物一起,揭开张大千异乡生活的鲜活画面——他既是艺术上孜孜追求的大家,也是对弟子、家人关爱有加的长者。他在巴西建起的中式居所“八德园”、只穿长衫、只吃中餐的“守旧”以及那句“行遍欧西南北美,看山须看故山青”,都在诉说异乡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张大千二人二马图。

八德园里

一木一石都是故乡情

1950年,张大千初去印度,辗转中国香港、日本以后,在巴西圣保罗看中一块气候和植物都很像故乡成都平原的地方。历时3年,他在此挖湖筑亭、修屋辟径,建起异乡居所“八德园”。 

“太师父修造八德园的时候,我还跟着四处寻找合适的盆景石。”孙凯说,张大千做出定居巴西的决定是1953年。在朋友介绍下,他花了大约20万美元买下一片总面积14.52万平方米的土地。在这处名为“八德园”的家,张大千把对故乡的思念植入一草一木。

“八德园”之名,来自中国典故。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说,柿有七德:一长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五霜叶可玩,六可娱嘉宾,七落叶肥大可供临书。张大千认为柿叶煎水还可以治胃病,因此柿子有八德。他买下的这片土地上,有成片的柿子林,深谙传统文化的张大千于是欣然将其命名为“八德园”。

作为内江老家之外唯一一处长期居所,张大千苦心营造这处颇有中国风,尤其具有四川风情的家。四川多竹多松,他就专门托人在巴西寻找松竹移植到园内;川西园林朴实粗犷,与精致的苏州园林大相径庭,他同样寻找相似的石头亲自设计修建。

“太师父的理念只有一个:园中树木花草‘必故国有所植之’。”孙凯说,张大千喜欢搜集奇石,为山水画创作寻找灵感。八德园里,仅盆景就有上千盆。1954年,张大千全家迁至巴西,大千先生专程写信叫弟子孙云生一家赴巴西作陪,彼时年幼的孙凯也得以随侍大千身边,成为“八德园”为数不多的见证者之一。

那时的孙凯,只觉得这是一处具中国风情的园子,“就连一双白鹤、一只孔雀,几只雉鸡,都是中国人喜爱的珍禽。”多年以后,他才渐渐感悟到大千先生这一草一木,就是乡情。“几年前,我和曾在八德园住过的小叔叔参观成都大熊猫基地,小叔叔当时就说那里的草木,和八德园里的一模一样。”随着年岁渐长,孙凯还发现一个特点:八德园里的亭子,“全是中式茅草亭,绝无其它。”“太师父原本设计了12座亭,但因为前期缺钱来不及做。后来,这片土地因为巴西修水坝就被政府收回了。”未建的几座亭子,分别命名为五岳亭、峨眉亭、青城亭、观月亭、半山亭和望乡亭,“他想把故乡的峨眉、青城的印记都搬到异乡的家,随时望见故乡。正如太师父的那句诗:行遍欧西南北美,看山须看故山亲。”

八德园的修建耗费巨资。为了偿还建园借的钱,张大千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的山水、人物、花卉作品,其题材同样来自于故乡。这些作品中,有八幅以四川资中县景色为题材的《四川资中八胜》山水画。张大千自称其创作缘由“为写资中八景,以慰羁情”。

张大千红叶小鸟图。

中式生活

记住自己永是中国人

移居海外的日子里,张大千不仅打造了中式的家,更是只穿长衫、只吃中餐,只说四川话。他经常提醒孩子们:记住,你们永远是中国人。 

在孙凯的记忆中,张大千即使移居海外,也“一直就是中国的老规矩,到了巴西也没变过。”

孙凯说,张大千当年在北平时收徒弟,遵循的就是老规矩,“父亲拜他为师要先把画给他看,合格了才收。拜师时也要三跪九叩,要拿100个袁大头,还要请酒席。”不过,如此繁文缛节之后,徒弟也就变成张大千的家人,“所以太师父的女儿和我父亲都称师兄妹。”在孙云生一家赴巴西居住时,张大千起床后往往第一句就是问“云生在哪里”。

在八德园,弟子们坚守着中国带去的规矩——每天晨起要给张大千请安。张大千若是出远门,弟子要磕头送行,回来同样要磕头迎接。用餐的时候,张大千若是没有动筷,没有人会先吃。孙凯笑称,他的父亲会抽烟,“但在太师父面前就绝不敢抽,因为太师父不抽烟。”

中式生活传统,还体现在张大千的着装、饮食习惯等方方面面。“他喜欢戴东坡帽,穿长衫,从来不穿更方便的西装。”孙凯说,张大千认为他是中国人,所以要保持中国文人雅士的传统着装。也正因为如此,张大千的自画像和照片里,永远都是留着美髯、身着长衫的模样。

张大千泼彩山水图。

至于饮食,张大千从来只吃中餐。他在离开四川时,专门从成都带了一位姓楼的女厨师在身边。兴之所致时,大千先生还要自己研发菜谱。这次孙凯捐赠的书信中,就有张大千用毛笔写的一份菜谱,上面有红油豚蹄、蚝油肚条、粉蒸牛肉、六一丝、葱烧乌参等菜名。其中,六一丝这道菜就是他的发明,主要食材有绿豆芽、金针菇、韭菜黄等六种蔬菜加火腿丝凑成六素一荤。这道菜非常爽口,张大千很喜欢,于是取名“张大千六一丝”。偶而,张大千还会亲自下厨做牛肉面,味道非常好。

即使出访日本等地,张大千也会找当地中餐馆就餐,并且因此和很多中餐馆大厨成为好友。

张大千自然也是只说四川话的。孙凯祖籍河北,但现在已经70岁的他,开口还是能说一口颇为正宗的四川话,“因为太师父一生都讲四川话,所以身边弟子徒孙都能说。”

张大千浅绛山水图。

艺无止境

粉本绘出对艺术的孜孜追求

更多的时候,张大千给孙凯留下的是一个虔诚的画者形象。此次将价值连城的张大千粉本和书信捐给成都,孙凯只有一个朴实的愿望:让太师父叶落归根,让更多国人了解中国有一位这样杰出的画家。 

在八德园,张大千除了外出办画展,大多数时间深居简出,潜心作画。他邀请孙云生赴巴西时,信中直言“鄙意弟如为艺着想,仍以南来同处为佳。”果然,张大千作画总要叫上弟子随时指点,“那时我就在旁边给太师父研墨。”孙凯说,他经常听到张大千教导弟子哪一笔是哪个画家的笔法,为何要用这种技法,“有时候我听得出神研墨研歪了,还要打手掌心以示惩罚,因为他认为研墨也有讲究,要用力均匀,墨要直着下去。”

在中国绘画史上,张大千是徐悲鸿眼里的“五百年来第一人”;在西方人眼里,他堪称“东方之笔”。这些成就,在天赋之外,离不开勤学苦练。

即使名满画坛,张大千也从未停止手中的功课。这批由孙凯捐给成都的粉本,题材涵盖山水、人物、花鸟等多种,成为他数十年如一日苦练画功的鲜活见证。

张大千泼墨山水图。

粉本,中国古代绘画施粉上样的稿本,也即画稿,相当于西方绘制大型油画前的素描。在张大千看来,他的这批画稿,比成画还有价值。这是他一生的心血,可以勾勒出他如何学习古人画作的全过程。

在捐给成都的384件粉本中,有一幅纸本粉本《斗鸡图》,这是张大千临摹南唐画家顾闳中的斗鸡图,其上人物和鸡无不栩栩如生。顾闳中最为著名的画作为《韩熙载夜宴图》,当年,张大千把打算在北京置办宅子的钱拿来收藏此画作,一时传为佳话。另一幅《临宋李公麟五马图》粉本,原作不知所踪,北京故宫博物院仅存珂罗版,而这幅临摹粉本则可以看到李公麟版五马图的全貌。此外,这批粉本还包括泼墨山水、泼彩山水、浅绛山水等大千著名画作。

“太师父经常讲一句话,我们中国绘画比西方绘画好太多。西方绘画早期主要是写实,只要苦练就能八九不离十,但中国绘画尤其是文人画强调写意,要画出作者的内心世界,显然更难。”孙凯说,大千先生一生坚持中国绘画,老了以后苦于一生心血无法传承,便将希望寄托在他父亲孙云生身上。将数百张粉本交给孙云生,希望弟子好好学习、传承衣钵。

数十年后,张大千粉本及书信又传到孙凯手中。曾经,有国外机构出价数亿元人民币购买其中的大千书信,“但东西都跑到国外去了,又有什么意义呢?”最终,孙凯选择了让太师父回到曾经魂牵梦绕的故土。

对未来的张大千艺术博物馆,孙凯寄予厚望。他永远忘不了一个喜爱绘画的中国小女孩的人生理想:“想当中国的毕加索”。“当时我非常感慨:她为什么不想成为中国的齐白石或张大千呢?或许就是还没能走近这些中国大师的作品,激发出文化自信。”孙凯希望在博物馆里开设教育传承厅,“用张大千的粉本展示他的艺术魅力,同是教育大家,凡事都要从基础做起。我也会去西班牙借毕加索的素描来对比,让观众自己比较鉴别。”

他还希望把张大千最爱的盆景艺术做到世界顶尖,“因为盆景艺术原本就是中国传到日本再发扬光大。”等到开馆,他还想说服自己的商界朋友捐出所藏的张大千画作,最终将博物馆做成世界一流。“曾经,太师父有一个宏伟理想:把中国画的魅力传播到全球。现在,是时候让更多中国人了解他的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