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芮菱 川报观察记者 袁婧

9月18日,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研究院报告厅内早已座无虚席。年轻学子们等待的究竟是谁?

“你的偶像来了,别玩手机了!”“我待会儿要向他要个签名。”在崇拜的眼神和小声的议论中,一个“洋面孔”走进了报告厅。

作为第十八届海科会的重要嘉宾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挪威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爱德华·莫索尔来到了电子科技大学,与年轻学子面对面互动。

实际上,去年海科会期间,爱德华·莫索尔就来到四川。在他看来,科学创新有赖于国际交流。这次来川,他的第一站就选择了高校。

“我们怎么知道自己身处何处,人类是如何在环境中定位自己的?”一开场,莫索尔便抛出了问题。

“我们把大脑比喻成一个GPS,因为大脑能得到距离和方向的信息,就像GPS能够实时了解我们所在的位置一样。”正是对大脑“内置GPS”的研究,莫索尔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在演讲中,莫索尔分享了他对大脑“内置GPS”研究和应用的思考。他认为,人工智能与脑神经科学之间的合作能够提供新的信息和研究方向,“阿兹海默症的早期诊断非常困难,若将人工智能运用其中,可能会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指标。”

“为什么我们的大脑会出现记忆差异呢,有的始终不会忘,有的怎么也想不起”……在问答环节中,面对学生们的提问,莫索尔也来者不拒。

“全英文讲座,要想全部听明白其实很难,但我们提前做了准备,背了很多专业词汇。”不少同学表示,能够与这样的“学术大神”面对面交流收获不少。

【相关阅读】

对话诺奖得主爱德华·莫索尔:脑科学+人工智能 带来无限可能性




图片由范芮菱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