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融媒体记者 叶青青)新中国建立70年来,兴文县周家镇走过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发展之路,从过去的矿业经济明珠,到现在的蚕桑融合产业大镇,实现了由“黑”到“绿”的蝶变。

    从县城驱车,翻越仙峰到达周家镇。一路上植被茂密、空气清新。过去,周家镇是兴文县矿业经济的一颗明珠,也是远近闻名的富裕乡镇。原川南硫铁矿是周家最早的煤硫企业之一,曾叱咤一时,为当地经济发展增色不少。现在,企业当年为职工修建的宿舍楼仍在使用,虽然显得有些冷清、破旧,但这里也曾是让很多人向往的地方。

    “有些副食呀,小菜市场,还有日用品店,尽管是一个小镇,都是比较齐全。”原川南硫铁矿职工陈科东回忆说。

    煤矿盛产时期,周家镇的煤硫企业一度接近30个,煤炭产量占到全县三分之一。当时周家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一人上矿,全家吃饱。反映出当时周家煤矿红火时,带给当地村民较好的经济收入。洛浦村村民王天猛,虽然早已看到了煤炭行业的不可持续性及存在的诸多危险,但苦于没有更好的出路,依旧在煤炭行业摸爬滚打了10几年。

    “当了四五年工人,逐步进入煤矿管理,最高的时候每年能拿到年薪20万左右,但是的确责任也重大,每天必须坚持下井。”王天猛告诉记者。

    周家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2010年左右,随着煤炭资源枯竭、生态环境亮起了“红灯”,国家出台去产能政策,曾经辉煌的周家煤硫产业也走向难以维持的境地。大批煤硫企业陆续“关停并转”,曾经赖以生存的煤硫产业急转直下,下岗失业人员逐年增多,周家人民再次回归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境地,王天猛也没能逃脱失业的命运。周家镇,产业转型迫在眉睫!2013年,周家镇党委、政府通过多方调研,立足全镇气候、土壤、温度等实际,反复论证研究,确定将蚕桑作为转型发展的主导产业。

    同年,王天猛开始在村里带头流转土地,发展栽桑养蚕产业,同时建立小蚕共育室。今年,王天猛的小蚕共育室已经发了290张蚕,通过养蚕和小蚕共育,他今年预计收入将达到20多万元。

    如今,王天猛又开始林下种植竹荪和竹荪蛋30亩,预计收入在15万元左右,仅此一项,将带动当地村民人均增收2000元左右。在王天猛看来,如今拥有的遍野的“绿”,比以前满眼的“黑”更有希望。荒山变桑田,从矿长成为栽桑养蚕的绿色生态建设者,王天猛实现了自己人生的华丽转身。

    借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周家镇又提出了“人平两亩桑,脱贫奔小康”的口号,并将“如何走好绿水青山之路,发展蚕桑融合产业”作为重要课题,努力提升土地价值、延伸产业链条。借此东风,兴文县野珍竹荪蔬菜开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大元租用蚕桑养殖户的桑地1000亩,发展“桑+荪”“桑+菇”的“桑+N”模式。经过一年多的尝试,他在桑园种植的竹荪和彩云菇获得了成功。

    “去年在周家镇种植彩云菇150亩、竹荪200亩,总共是350亩,去年收益是500万左右,去年在桑园里立体模式成功了。今年又扩大了规模,今年有1000亩,今年这1000亩总收入应该是1500万左右,带动了当地600余人就业,流转400余户的桑园,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王大元高兴地细数着。

    近年来,周家镇通过抓主业,做优“桑+蚕”模式、立体布局,推行“桑+荪”模式、 错季生产,探索“桑+菇”模式、延伸链条,创新“桑+N”模式,四种模式,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延伸和拓展‘桑+N’模式,开辟现代立体农业和产业融合的空间和效益,结合旅游,做大蚕桑文化、苗族文化,把乡村旅游植入到整个产业转型的过程中,把乡村旅游打造成周家父老乡亲一个新的增收点。”周家镇党委书记李文志说。

    目前,周家镇发展桑园面积15299亩,年产值达3000万元,养蚕户人均增收3042元。每亩土地的综合产值突破35000元,净收益超过15000元。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新的路子,成功实现了全镇产业经济由“黑”变“绿”,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经过产业转型之路的摸索,周家镇从过去依赖煤硫经济,到现在发展蚕桑融合产业,以大调研破解镇域产业转型难题,走上了建设青山绿水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