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壮丽征程,川报见证。

重温历史,奋斗新时代。四川日报·川报观察推出《记者一线行·随老记者再访新闻现场》全媒体报道,以四川日报60多年来的优秀新闻报道为线索源泉和观察窗口,以老记者为新闻“向导”,通过重返若干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新闻现场,追踪新闻事件的发展变迁和现实新貌,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讴歌四川人民艰苦奋斗、创新拼搏的精神,梳理四川对全国发展做出的重大探索和重要贡献。同时,在薪火相传中,锤炼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本组报道将持续至9月。本期我们同92岁的四川日报高级编辑石克勣重访东方电气,回顾“产品世界称雄”的逐梦之旅。

【我们的70年·旧闻识】


上世纪中叶,在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来到祖国大西南,用艰辛、血汗和生命,支援“大三线建设”。

东方电气由此起步,开始了以产业报国为使命的创业发展之路。

东方电机职工正在生产出口国际市场的电机产品。记者 吴传明 摄

1958年>>>东方电气首家企业—东方电机前身德阳水力发电设备厂破土动工

1966年>>>东方汽轮机、东方锅炉相继诞生

1967年,第一台50MW汽轮发电机投产

1976年>>>首套200MW火电机组在山东辛店电厂投运

1983-1985年>>>自主研制成功被称为“争气机”和“争气炉”的300MW火电机组

1985年>>>取得对外贸易经营权

1989年,巴基斯坦拉克拉电站开创东方电气大型国际工程总承包先河

1993年>>>东方电站成套设备公司改组成为东方电气集团

1999年>>>被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为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2000年>>>我国首台国产化1000MW级核电站蒸汽发生器成功制造,并载入2001年共和国年鉴封面

2004年,我国最大的核电装备制造基地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在广州开工建设

2009年>>>

集团公司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更名为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2013年,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最大容量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四川白马电厂成功投运

如今>>>

从一穷二白的荒山野地到产业分布国内外、大型装备产品和服务出口到近80个国家和地区,从设备简陋产品单一到拥有水电、火电、核电、气电、风电、太阳能研制能力……如今,东方电气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装备制造企业之一。

由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研发制造的白鹤滩水电站首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的蜗壳 记者 郝飞 摄

60余载逐梦前行

从装备全国到装备全球

1958年10月13日,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方电气”)的第一个子企业——东方电机前身德阳水力发电设备厂在德阳破土动工。次日,《四川日报》头版头条以《目前规模我国最大 将来产品世界称雄 重型机器厂水轮发电设备制造厂在本省动工兴建》为题报道此事。

60余年逐梦前行,如今,东方电气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装备制造企业之一,产品从装备全国到装备全球。

8月29日,记者朱雪黎与该文作者——92岁的四川日报老记者石克勣重访东方电气,回顾“产品世界称雄”的逐梦之旅。

随老记者重访新闻现场 高舒丽 摄

听说老报人要重访,东方电气将点位定在位于总部的科技展示厅。“有惊喜。”出发前,东方电气党组工作部工作人员神秘预告。

8月29日上午,一到展厅,石克勣老人就被巨大的沙盘吸引了。“这是您当年见证开工的德阳水力发电设备厂,现在叫东方电机。”讲解员指向一角说,从德阳起步,如今,这个沙盘汇聚了东方电气所属企业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东方锅炉、东方风电和东方重机等,分布在四川、广东、天津等地。

“不只国内,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还遍布全球近80个国家和地区。”讲解员触碰平板电脑,点亮了墙上一面世界地图。一个个标注的红点,竞相跳跃。

顺着指引,石克勣在“发展历程”展区入口处停住脚步。“这是当年我采写的,你们还保留着!”老人看到陈列台里那张有些泛黄的《四川日报》,快步走上前,目不转睛地盯着头版头条,一字一句读了起来。“目前规模我国最大,将来产品世界称雄。你们做到了,了不起,不容易!”老人向在场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起步水电装备,一个甲子登顶“珠峰”

“这是四川发电设备制造工业的起点。”再见当年报道,石克勣格外激动,思绪万千。

老人回忆说,当年为支持建设,四川从中江、射洪、德阳等县派出数以千计的民工,在德阳安营扎寨,平整土地、支持建设。一大批干部、技术人员带着到祖国大西南建设的激情,从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城市赶来。“开工当天,人们像潮水一般涌入会场,个个欢欣鼓舞。”

随老记者重访新闻现场 高舒丽 摄

激动背后,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当时,四川严重缺电,成都市仅有一个启明电灯公司,全省人均电量只有200多度(千瓦时),仅为全国人均的一半。”石克勣说。而这个厂,就是为满足西南地区所需的水力发电设备而兴建。全部工程自主设计,目标直指单机发电容量超过2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这在当时堪称巨型。

上世纪六十年代,该厂正式更名为东方电机厂。一路上,“东方造”水电装备不负众望,勇攀高峰,屡创佳绩。

1966年,东方电机成功研制出湖南双牌电站44MW水轮发电机组,这是第一套“东方造”水电装备。之后,从葛洲坝17.5万千瓦、三峡70万千瓦、溪洛渡77万千瓦,到如今的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中国水电研发的每一步跨越,都不乏东方电机的身影。

2003年,首台三峡700MW水轮发电机组转轮发运

一张2003年三峡首台转轮发运出厂的照片,勾起东方电机智慧产品开发室主任刘云平的回忆。照片中,转轮占了近4根车道那么宽,为了一睹“巨无霸”,围观的人们挤满路边。“就是三峡这一个项目,让东方电机一步从‘当学生’跨越到领先水平。”刘云平说,从三峡水电项目左岸机组的合作研发,到右岸机组的创新开发,东方电机在短短5-6年内缩小了与国外先进技术30多年的差距,使我国巨型混流式水轮机的核心技术一跃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如今,正在紧张研制、安装的白鹤滩水轮发电机组,是世界上首批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单机容量100万千瓦的超巨型水轮发电机组,被称为世界水电行业的“珠穆朗玛峰”。“没有现成技术可用,大量依靠自主创新,我们还是登上了这座‘珠峰’。”参与总设计的刘云平说。今年1月,全球首台白鹤滩百万机组转轮交付。目前,各项制造、加工任务正在有序推进。

2019年,中国西部首条氢燃料电池自动化生产线投产

如今“六电并举”,创新精神薪火相传

回顾一甲子,“东方造”不只闪耀在水电装备领域。

1966年,东方汽轮机、东方锅炉相继诞生;1967 年,第一台50MW汽轮发电机投产;1970年,第一台50MW锅炉汽包出厂……走进展馆,水电、火电、核电、气电、风电和太阳能等“六电”展区相继亮相。石克勣一路慢慢走,慢慢看。

“太不容易了!从设备简陋、产品单一到如今的‘六电并举’,我感受到了一代代东方电气人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精神。”走出展馆,老人回头望去,再次竖起大拇指,连连感叹。

1970年,第一台50MW锅炉汽包出厂

创业之初的艰辛,今年90岁的东方电机退休干部王政全深有体会。他是1958年第一批从北京前来的建设者之一。“开工当天,来参加仪式的干部吃饭,都是自己拿着碗筷,从放在地上的盆里自己打来吃。”他回忆道,当时的德阳县,只有一台柴油机发电。电力不足,电灯发红,他从北京带来的收音机都无法用。单身宿舍里,常常有人半夜发现被窝里钻进了蛇,吓得尖叫。

“但无论条件多艰苦,大家都努力保护着设备和生产能力。”王政全说,在一缺厂房、二缺设备、三缺工人的情况下,老一辈创业者各显神通,能干什么就干什么,硬是在民房里生产出了第一台7千瓦笼式异步电动机。

1971年,第一台75MW汽轮机厂内试车成功

一路走来,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精神在东方电气薪火相传,终将“产品世界称雄”的梦想变为现实。最近,一个个重大突破的好消息频频传来:国内首台10MW海上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研制成功;国内首台自主知识产权50MW重型燃机完成总装盖缸,正式进入性能试验阶段……

传统装备领域不断创新突破,新领域探索也硕果累累。在氢能开发应用领域,2017年,东方电气和蜀都客车联合研制的首台氢燃料电池动力城市客车正式下线,如今已有数十台运行在成都市郫都区。今年,东方电气还建成并投产了中国西部首条氢燃料电池自动化生产线。

2017年,首台“华龙一号”蒸汽发生器、首台出口欧洲的核电低压加热器发运

“自主创新,从未停步。”去年底,从事水电装备研发设计多年的刘云平接到一个全新的挑战:组建智慧产品开发室,要为水电、火电机组装上智慧“大脑”。

刘云平说,在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浪潮下,不少电力企业已开始探索智慧电厂等新模式。“电厂都智能化了,机组必须跟上。”但事实上,机组这类重大装备,不是批量生产,多为一机一例,且结构、运转也更为复杂。要做到全面感知,还能实现数据一出现立即就能分析出原因,并进行快速检修等,智能化的挑战难度非同一般。

“这个‘硬骨头’,必须我们来啃。”刘云平坚信,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困难,老一辈可以自主创新,攻坚克难,年轻一辈也一定可以。

2019年,自主研制50MW重型燃气轮机完成总装盖缸

记者 朱雪黎

重访过程中,“难”是我最常听到的一个字。老一辈东方电气人的难,多来自物资匮乏、交通不便等硬件条件。新一辈的难,则更多来自新时代、新技术带来的新挑战。

难归难,他们却一点也不畏难。无论难题、难度怎么变,他们就是憋着一股子劲,撸着袖子,甩开膀子干,心中坚信“再难,也要把它干成了”。

26分钟前

川宝,石克勣,刘云平

朱雪黎: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老一辈创业者们不怕苦、不怕累,风餐露宿、节衣缩食、土法生产,把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变为可能。而今,年轻一辈,享受着丰沛富足的物质生活,所面临的挑战却依然不减当年。因为他们踏上的,是“中国制造”要全面实现从大到强的新征程。他们要征服的,是那些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