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初霁,大巴山腹地的巴中市通江县,金黄的稻谷、青砖黛瓦的新村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

       这里,曾经深陷贫困——地处大巴山腹地,拥有广袤土地,但贫困发生率高,是远近闻名的贫困县。

    近年来,通江县积极探寻传统农业县精准脱贫之路,在红军精神的引领下,苦干实干,创新创造,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决战决胜 干部群众合力攻坚

    通江,是红军之乡,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大苏区。

    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从通江县两河口入川,建立川陕苏区。当地不足20万人中就有4.8万人参加红军,在毛浴古镇召开的党政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训词,成为红军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脱贫攻坚以来,2014年通江县仍有157个贫困村。“穷根子”在哪里?通江县干部群众认识到,当地传统农业比重大,特色农业欠缺,产业基础更是薄弱,靠天吃饭思想根深蒂固。

    治“穷根子”,如何开出变“靠天吃饭”为“靠地脱贫”的“药方子”?通江县委、县政府以内生动力为支点,以产业扶贫为支撑,以对口扶贫为动力,以驻村帮扶为保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以内生动力为支点,激发脱贫潜能。诺水河镇柳林村村民李国芝,妻子残疾,孩子读书,有两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要赡养,家庭负担重。为了摘掉“贫困帽”,他在自家墙壁上写下:“宁愿苦战,不愿苦熬!”八个大字,栽植青花椒、中药材,喂羊养猪,下地耕种,起早贪黑,终于提前一年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以产业扶贫为支撑,深挖资源禀赋。在通江县陈河乡陈家坝村,村民忙着从大棚里采摘银耳。“今年长势好,预计可以卖个好价钱。”村民涂代军是银耳种植户,今年种了4000袋菌种,比去年增加了500袋。通江银耳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但以前只是卖银耳初级产品。2017年底,当地提出“银耳产业倍增计划”,扩大银耳种植规模和产量,延长产业链条。在购买菌种、保险方面给予补助,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今年,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重点乡(镇)由上年的23个增加到了30个,银耳标准菌种用量146万袋(瓶),比2018年增长35.2%。为延伸通江银耳产业链,通江县裕德源润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通江银耳做成了银耳面膜,受到市场青睐。瞄准市场,隐藏的优质资源就能转化为脱贫的新路子;开阔思路,贫瘠的土地也能收获致富的希望。从种植业延伸了产业链,从小商品生产到大项目引进,通江县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原则,精准布下一颗颗特色产业的“棋子”。

    以对口扶贫为动力,激活“造血”功能。随着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推进,浙江遂昌县牵手通江县,在通江大力实施电商扶贫。借助电商培训,通江县民胜镇新场村村民杨艳成为民胜镇农村电商服务站负责人,走上了电商致富路。去年10月,杨艳与赶街公司签订了协议,成为赶街合伙人,并通过电商平台帮助128户贫困户解决了农产品销路问题,共销售土鸡500余只、土鸡蛋3000多枚、水果1000多公斤,带动了5个贫困户就业。

    以驻村帮扶为保障,构建长效机制。李江是全县157个贫困村第一书记中的一员,开展驻村帮扶后,李江被派驻到云昙乡蒲家坪村。他清晰地记得,上任后,在走访贫困户时,让自己深感脱贫责任重大。从晨曦初上到太阳落山,李江一家家地走访,一户户地帮他们解决难题,乡亲们把他看作了亲人。李江说:“贫困户有大事小事都爱找我,这是一种亲人般的信任。”如今,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青花椒等特色农业,蒲家坪村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

    在通江,34名县级领导干部任脱贫攻坚战区指挥长、525个驻村工作队仍奋战在脱贫一线。通过绩效管理,形成了驻村干部争着干、抢着干、比着干的浓厚氛围,打造出一支支“不走的工作队”。

尽锐出战 党员干部尽显担当

    脱贫攻坚战场上,农村党组织是坚强的战斗堡垒,党员干部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开路先锋。

    “脱贫的主体是农民,扶贫的主体是干部。为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把‘最能打仗的人’派往脱贫攻坚一线。”通江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尽锐出战,打造能征善战的队伍——

    走进青浴乡姜家坝村,公路两旁的枳壳树枝头挂满枳壳果。“这些都是村民的‘致富果’”。村党支部书记张华英满面笑容地介绍。

    张华英大学毕业后,先后到北京、上海等地务工,干过房产、跑过销售。2008年结婚后,就一直在济南经营一家超市,因头脑灵活,经济收入越来越好,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富足而幸福。

    为改变基层党员队伍结构不优、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不足的问题,通江县决定把优秀农民工确定为党员重点培养对象,创新党建模式,从外出务工人员中挑选能人。

    “我就觉得张华英不错。”姜家坝村原党支部书记罗兴大对张华英特别了解:能吃苦,有经济头脑,工作能力也强。

    2014年3月,张华英成为村级后备干部。2016年,青浴乡姜家坝村党组织换届,张华英当选党支部书记。

    上任后,张华英将在外看到的、学到的先进经验以及成功案例在姜家坝复制创新,在姜家坝村成立了青浴乡枳壳产业协会,同时组织党员干部和种植大户到重庆江津去学习,通过科学管理和品种改良,枳壳产量大幅提升,群众对枳壳种植的热情高涨。

    村民蔡正福说,干枳壳的价格由原来不到10元一斤涨到了12.5元一斤,现在他家枳壳的收入比原来翻了两三番。如今的姜家坝村,通过“专业合作社+基地+大户+贫困户”的模式,新栽植枳壳30万株,建立起了800亩的枳壳产业园区,枳壳正逐渐成为村民的生态树、摇钱树。

    脱贫攻坚一线,是检验干部的“考场”——

    4月初,通江县下发了《关于科级以上干部到出生地开展群众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县级班子成员联系全县13个片区,并挂点整顿76个软弱涣散村;34名县级领导干部任脱贫攻坚战区指挥长,统筹各战区驻村工作队;1862名通江籍科级以上干部每年至少3次回出生地开展群众工作。根据《通知》,再结合工作实际,县委、县政府进一步要求,科级以上干部从4月起,每2月回村向父老乡亲宣讲一次政策。

    “同是易地扶贫搬迁,为啥他家每人有3万元,我家却只有2.5万元?”董溪乡党委书记靳万林刚回到出生地唱歌乡转坪村,就被乡亲们“围住”。靳万林解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不一样,补助标准也不一样。一番话化解了乡亲们的疑问。

    与靳万林一样,三溪镇镇长樊培回到出生地泥溪镇景家湾村,也被乡亲们拉去“帮忙”。“新房子修好了,旧房子可以不拆么?你帮帮忙说说情。”樊培解释,易地扶贫搬迁后,老房子必须拆,这个忙帮不了。

    组建“联合党支部”,统筹对口帮扶单位力量集中发力——

    去年以来,通江县针对各对口帮扶单位数量多、党员分散、流动性大等特点,采取联合组建的方式,打破行政隶属壁垒,把东西部扶贫协作及省级部门派驻通江开展帮扶工作的党员组织起来,创新成立了“脱贫攻坚对口帮扶联合支部委员会”,统筹了分散在多个部门和贫困村的帮扶力量。通过开展“重走红军路·坚定脱贫志”等活动和召开扶贫交流会、座谈会,相互学习“取经”,真正做到“支部建起来、党员活起来”,各帮扶单位所在贫困村产生了“1+1>2”的叠加效应。

    自强不息 激发内生动力

    在新场镇巴州沟村,59岁的余定泗看着圈舍里的100余头猪,喜笑颜开。“用生态法喂养,销路俏得很。”余定泗说。

    余定泗曾是巴州沟村的贫困户。为让余定泗尽快脱贫,驻村工作组为他家规划了养猪产业。在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余定泗很快申请到了免抵押、免担保、财政贴息的扶贫小额贷款和产业周转资金10万元,还获得残联帮扶资金2万元。2015年新建起标准化圈舍。2017年,他养母猪32头,出栏育肥猪320余头,还养了1000多只土鸡,出售了4000余只鸡苗,全年收入达50余万元,净赚10余万元,获得当年“四川省脱贫攻坚奋进奖”。

    通江县诺江镇新华村风景如画,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吸引游客前来休闲游

自己致了富,不忘帮助乡亲。2017年,余定泗成立了东山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农户”模式,吸纳了17户贫困户加入,为他们低价提供仔猪、鸡苗,免费指导技术,主动联系销路。如今,17户全都脱了贫。(转自《四川日报》2019年9月9日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