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杰

今年9月,我国35所高校迎来中国第一批以人工智能为专业的本科生。自今年3月教育部批准新增人工智能专业以来,社会对其讨论热度始终不减。大家都在思索,究竟应该以什么姿态迎接这样一个新兴专业?

如何迎接新兴专业,其实是个老话题。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潮流,也有每个时代的机遇。二十年前,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深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开放由沿海推向内陆,互联网兴起,计算机、英语等专业是当时的潮流;十年前,互联网应用深度发展,淘宝、京东等电商迎来风口,电子商务等专业成为潮流。如今,人工智能无疑是最大的新兴机遇,人才缺口也愈发明显,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中国高考志愿填报与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人工智能专业是考生家庭在新兴专业中的首选,占比达33.6%,第二和第三的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以及智能科学与技术,占比分别为24.4%和18.6%。业内人士估计,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在百万级别。积极迎接新风口,抓紧把握机遇,就是迎接新专业的基本姿态。

但潮涌潮退,历史一次次告诉我们,面对新兴专业,除了积极拥抱,更要科学论证,既确保高质量专业化教育,又思考如何让产业和教育互相促进。

一方面,要防止过去一些热门专业开设“虚火大”、“供过于求”,甚至专业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从此次国务院批准人工智能专业名单来看,首批设置人工智能专业的学校,确实在相应的基础领域拥有较强的学术和研究优势,比如在川的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在电子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上各有强项,部分细分领域全国名列前茅。当然,人工智能毕竟是新兴专业,更是跨学科专业。切实打牢基础、切合自身优势做出高质量的教学,不能掉以轻心。

另一方面,要思考新兴专业和产业的联动发展,明确各个院校开设专业的定位。在人工智能专业受追捧的当下,也有媒体报道了“家政”等冷门专业。同样有缺口,为何一头热,一头冷?原因很简单,就是考生们只能根据名字去揣测未来做什么,担心“家政”等冷门新兴专业在未来就业时有瓶颈。专业冷门,人才供给不足,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产业发展;而产业布局跟不上,也会影响专业发展和人才就业。走好这根“平衡木”,需要打通信息渠道。无论是热门还是冷门专业,首先都要明确解释定位并紧紧依靠定位去发展,确保不跑偏,确保符合社会期待。为此,对冷门专业要加强宣传解释,同时任何新兴专业都要紧扣复合型人才培养初衷,把理论基础打牢,万万不能当成职业技术培养。另外,学校、政府要加强合作,突出地域产业特色,用好已有产业优势。比如,电子信息产业是四川5个万亿支柱产业之一,在川优势企业已经不少,未来更要抓好人工智能风口,校企联动,让高校为企业输送人才,让企业为人才提供平台,把机遇扎扎实实抓牢抓住,真正变成未来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