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


选择成都

他们在这里打拼精彩未来


川观新闻记者 蒋君芳 张红霞 制图 甘翠

又到毕业季。最近,不少招聘平台发布的报告释放出最新的讯号:应届生的就业地选择方面,成都城市吸引力,正如炎炎夏日一样热度上扬。比如,58同城发布的《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今年毕业生首选城市排名中,成都排第四,仅次于上海、深圳、广州。

成都高新区供图

包括青年大学生在内的人才近悦远来,这种强大“磁吸力”的背后有着历史渊源和现实承载。

从历史上九次大移民大融合,到新时代“蓉漂”成为时代风尚,变的是时代背景和宏大场景,不变的是城市特质和人才价值。

如今,数以万计的人才源源涌入,选择成为幸福“蓉漂”。他们在这里筑梦圆梦的同时,也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澎湃动力。

从“产城人”到“人城产”:

“蓉漂”写入城市战略

“结合自身专业情况,我觉得成都是一个性价比最高的选择。”来自陕西的许文静,是将票投给成都的应届生之一。她学的是会计专业,目前入住了锦江区“蓉漂”青年人才驿站,“来了几天了,昨天去面试了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现在等通知,希望能留下来,找到心仪的工作。”

锦江区“蓉漂”青年人才驿站(李强摄影

在她之前,老乡俞晨晨已经在成都扎稳脚跟。29岁的俞晨晨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年前来到成都,就职于成都华西海圻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的工作节奏、生活氛围都是我喜欢的。

人才竞争一直是城市竞争的“C位”。像许文静、俞晨晨这样的年轻人,是成都人才招引中最关注的群体之一。成都认为,各类型、各领域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是城市活力所在、未来所在。

锦江区“蓉漂”青年人才驿站内部的公共空间

这一认知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也有特殊的时间节点。对于成都来说,招才揽智,既是应对老龄化的主动选择,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为建设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储备战略资源的关键一招。

从“产城人”到“人城产”,在新的营城逻辑之下,成都敏锐地将人才位列各类要素开发之首,始终在努力寻求与城市发展战略更加匹配的人才政策。2017年4月,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鲜明提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强市”,发出“让‘蓉漂’成为时代风尚”的强音,正式将“蓉漂”从概念上升为城市战略。同年7月,成都出台具有“引爆效应”的“人才新政12条”,在全国率先启动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凭毕业证落户政策。

成都搭建的“蓉漂”青年人才驿站平台

这一年,“蓉漂”青年人才驿站出现在成都的各个区(市)县。“这是青年来到成都的第一个港湾,也是感知城市、选择成都的重要载体。”成都市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凭借面试通知和相关资料,应届毕业生和毕业前后一年的本科及以上人才,都能申请免费入驻“蓉漂”青年人才驿站,截至目前,已经累计接待青年大学生近5.1万人次。

“今年,我们启动实施了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目的就是让青年创新有平台、创业有底气、就业有机会、情感有归属,以场景城市为青年全面赋能。”成都市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聚力打造新创业者的“圆梦之都”“活力之城”,形成青年人人都能成才、人人皆可出彩的生动局面。

从引才到留才:

成都还有更多“加分项”

要想留住人才,仅仅靠“蓉漂”青年人才驿站是远远不够的,成都还有很多“加分项”。

在“蓉漂”姜小斌心里,“成都现在的工作节奏跟在学校类似,泡实验室是常态,但‘泡’的舒适度有所不同,公司实验室的窗户正对着永安湖公园,实验做累了,抬头就能望见公园的风景,心情很舒畅。周末也会带家人去公园转一转。”

永安湖城市森林公园(资料图)

从西南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姜小斌来到了爱人的家乡成都,但选择这座城市不仅是因为爱情,更因为这里有安放梦想的广阔舞台。“成都医药产业发展得很好,好的就业岗位不少。”目前,姜小斌就职于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去年4月,公司正式在科创板敲钟上市,“这也证明了,我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如何让像姜小斌一样的年轻人留下来,成都考虑得更多。

锦江区人才公寓项目

成都市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除了事业成长性之外,城市宜居性、生活舒适度、成本竞争力、文化包容性等,都是决定人才来与不来的‘影响因子’。成都是一座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城市,这是我们吸引人才、成就人才的重要砝码。

工作之余,俞晨晨的一大爱好,就是探寻成都的“苍蝇馆子”。“成都美食太多了!‘首店经济’这几年也发展得很快,很受年轻人青睐。”

锦江区人才公寓项目

安家,会让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这是成都留人的重要举措。为此,成都在66个产业功能区建设人才公寓和产业园区配套住房项目171个,提供10万套住房,让“蓉漂”之后再无漂泊。去年9月,成都出台的“人才新政2.0版”,其中亮点之一就是在全国率先推出“先安居后就业”,符合条件的青年大学生来蓉前即可线上申请人才公寓,来蓉后就可以按规定享受人才公寓服务。

俞晨晨就购买了人才公寓项目,“买了一套128平方米的,由于是D类人才,其中60平方米享受了8.5折优惠,便宜了不少。”已经成家的姜小斌也购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人才公寓,“明年就能交房了,很期待和家人住进去。”

心安处,即家园。为了让“蓉漂”有更多认同感、荣誉感,成都还打造了专属于“蓉漂”的节日——将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周六,确定为“蓉漂人才日”。今年4月24日,在第四个“蓉漂人才日”上,成都发布了“蓉漂榜”,面向全球张榜求贤,中榜的人才和团队将获得精准政策支持。

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

“蓉漂”与城市相互成就

不久前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让成都又多了一个标签:“2000万人口俱乐部”成员。数据显示,成都常住人口为2093万人,常住人口首次超过2000万人,过去十年人口增量居全国第三位。而更重要的是,人口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程度为535万人,占总人口25.6%,比“六普”时提高了近十个百分点。

4月24日,2021年“蓉漂”人才大型招聘会现场(成都市人社局供图)

数据池的增长,源源涌入的“蓉漂”青年是重要推动力。据统计,从2017年“人才新政12条”实施以来,成都已累计吸引新落户青年人才超过51万人,带动城市常住人口老龄化率降低了2.8个百分点。目前,成都人才总量达556.3万人、居全国第四位。日益增强的城市吸引力,也获得第三方机构的瞩目与青睐,成都蝉联“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奖”。

有人说,人才被赋予了改变城市未来的杠杆意义,有了人才,才有了撬动城市发展的可能性。在成都,一个个“蓉漂”故事,正在不断印证着这样的观点。

毕业于清华电机系的贺大玮和潘思铭,在美国读博深造、硅谷工作。2016年,他们回国在成都成立易冲无线科技有限公司。几年时间里,这家公司推出了国内领先的接收和发射芯片,芯片部分参数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从小就对飞机有着浓厚兴趣的雅安人郭亮,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毕业后,选择在成都放飞自己的梦想,成立了沃飞长空。发展至今,公司规模已扩展到拥有400余人,成为工业级无人机领域的佼佼者。

成都高新区供图

“蓉漂”创新创业的种子在成都这片沃土上向阳而生、拔节生长。据了解,成都已经孕育出人才上市企业19家、过会待发2家,独角兽或准独角兽企业19家。

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兴办一个创新型企业,形成一条新赛道”,成都市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人力资源协同的不断深化,人才带来的链式效应和产出效能不断呈现,他们在自我实现的同时,也在引领着城市迈步高质量发展新征程,“面向未来,成都还会一如既往地以最大诚意礼遇人才、激励人才,帮助人才安放‘小确幸’、实现‘大梦想’,在更高的起点续写让‘蓉漂’成为时代风尚的故事。”

故事

“蓉漂”郭亮:

在成都“放飞”梦想

最近两天,郭亮忙得不可开交,“正在安排我们的无人机驰援河南,参与当地的救援工作。”参与救援的XC-25双头龙无人机将赠予郑州市应急部门。


37岁的郭亮,现在的身份是沃飞长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科学家。但很多时候,他会这样介绍自己,“我是一名‘蓉漂’创业者”。


郭亮

出生在雅安的郭亮,从小就对航空有着浓厚兴趣。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毕业后,郭亮来到成都,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成立傲势科技,致力于工业级无人机研发。


“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在他看来,成都不仅是一座非常适合生活、具有烟火气息的城市,在创新创业方面更是能为公司提供产业优势、人才优势、政策扶持优势,“我们公司有很多研发人员是来自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成都的环境吸引了他们,让他们选择做一名‘蓉漂’。”


创业几年,成果颇丰。郭亮率领团队研发的10公斤、25公斤两个无人机系列,飞行性能全球领先;XC-25双头龙无人机入列了“嫦娥五号”返回舱搜救等国家级工程任务;X-Swift候鸟无人机参与了全球在建最大水电站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建设。


在成都提供的“土壤”之上,郭亮的创业之路越走越宽。2020年9月15日,傲势科技与太力飞行汽车公司组合成为了今天的沃飞长空,总部依然位于成都,成为一家以无人飞行器、IoT平台及创新服务为核心的科技公司,郭亮出任公司总裁兼首席科学家。


对于未来,郭亮有更大的抱负。沃飞长空与世界领先城市空中飞行器企业展开合作,开发“空中飞车”业务 ,探索以“无人驾驶、垂直起降、新能源动力”为核心技术的城市新通航发展战略。 


“试想一下,将来无论地面如何拥堵,无论在成都哪个方向,打个‘飞的’,20分钟能到达,这对于商务人士是多大的便利。”郭亮笑着说,“每天都很充实,有这样广阔的创造空间,我觉得自己很幸运。”

除署名外 均由成都市人才办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