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对“三个为什么”之间的逻辑关系作出了高度概括。

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理论品格,赋予马克思主义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才能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历史性胜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在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旧中国,各种主义和思潮“你方唱罢我登场”,却没能拯救民族危亡,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催生了中国共产党,是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犹如霞光照亮了旧中国,让四万万同胞彻底结束了“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的命运。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正是中国共产党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才能从诞生时的50多名党员发展壮大到如今的9500多万名党员,中国的命运才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克思主义界定了共产党的性质,共产党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但保持这种先进性不能一劳永逸,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再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定的决心、刮骨疗伤的无畏、空前的力度加强对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水平和党性修养品格的提升,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狂风巨浪面前,中国共产党领航的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

马克思主义界定了党的宗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根源于我党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因而能够将人民利益的实现作为执政取向和执政追求,得以不断带领人民群众掌握自身主动权、彰显自身的主体性,在实践中不断焕发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为党确立了远大理想。《共产党宣言》揭示的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是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共产党人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这种信仰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理解和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一个政党能否根据远大理想制定并践行正确的纲领,关乎其生存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制定并达成了一个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催人奋进的阶段性目标。正是因为远大理想的指引作用,我们才有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不断实现理想与现实的统一、目标与途径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东方继续焕发出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立场问题,实质上回应的是“为什么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在当代中国体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正是坚持人民立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才能汇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伟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观点和方法,实质上回应的是“怎么看”和“怎么办”的问题。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制定各项政策的客观基础。但实事求是必须和解放思想相统一,在认识到基本国情没有变的前提下,更要“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使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实际,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很重要的策略就是我们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建设。同时,辩证唯物主义不仅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而且强调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中国共产党始终着眼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改革中的重难点问题,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政策,从而得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推进。

二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按照辩证法办事。客观世界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整体,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掌握规律,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辩证思维强调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的发展,诸如:在面对各种复杂工作时学会“十指弹琴”;在分析国内外形势时坚持“两点论”;处于矛盾多发期我们要抓主要矛盾……正是得益于唯物辩证法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论,我们在推进各项工作中才能把握住全局、长远和根本,在实践中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三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知行合一的实践论。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品格也在于其鲜明的实践性。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知行合一”的实践论,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充分释放出来。我们很多思想、方针、政策都来源于实践,再指导实践。面对改革开放的新事物,我们从刚开始“摸着石头过河”,到提炼出顶层设计,再到推广应用。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在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中,我们沿着科学的路线图,不断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

思想的力量最深刻、最持久。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路。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筑牢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接续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执笔: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彭雪华 崔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