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雷倢

“熊猫”元素作为成华区的重要元素,在成华区的各个场景上都有着对“熊猫”元素的经典诠释。当熊猫的形象和社区、文创、客家文化等元素碰撞,会产生怎样的连锁反应?近日,“都市熊猫村”文创社区营造计划在白莲池街道菁华翠庭小区正式启动。据了解,该计划以客家乡愁记忆馆为依托,通过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培育居民骨干和社区自治组织,探索“大熊猫+客家”文创型社区发展治理模式,将菁华翠庭片区营造为“都市熊猫村”,为成华区再添一独特文化地标。

成华区委宣传部供图

立足“熊猫+客家文化”

打造成都市首个“都市熊猫村”

位于白莲池街道斧头山巷的菁华翠庭小区紧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熊猫小镇项目,是成都市“熊猫之都”项目北湖片区的核心区域,也是成都环城生态区土地整理后,回龙、一里塘、狮子3个社区居民返迁的集中居住区,共有近2000户居民。

白莲池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菁华翠庭小区不光在地里位置上和大熊猫有着“不解之缘”,而且从1987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建设以来,回龙、一里塘、狮子3个社区居民为大熊猫迁地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8月为止,3个社区的居民搬迁到菁华翠庭小区就满两年了,他们逐步适应了城市社区生活,但新的社区情感和社区文化还在逐步形成中。辖区居民对于幸福家庭、亲子教育、家乡文化等方面的精神需求日益增强。”成华区白莲池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北湖熊猫国际旅游休闲区建设的大背景下,3个社区逐步达成一个共识,即立足大熊猫、客家文化等片区文化元素优势,通过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的方式,逐步培养全体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发展治理的意识,共同将菁华翠庭片区营造成为一个独居特色的“都市熊猫村”。

今年6月,融合客家文化与大熊猫文化的客家乡愁记忆馆在菁华翠庭正式向居民开放。白莲池街道目前正依托客家乡愁记忆馆,培育和动员菁华翠庭小区自组织和片区居民参与社区发展治理,逐步将客家乡愁记忆馆暨“熊猫家体验空间”建设为社区文化展示厅和社区会客厅,积极推动都市熊猫村文创社区营造计划的实施。同时,不断探索“大熊猫+客家”文创型社区治理模式,把菁华翠庭片区打造成全国首个“都市熊猫村”,为“天府成都·文旅成华”培育新的文化地标。

成华区委宣传部供图

培育居民骨干和自组织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以前我在针织厂里干过,这两天我试着做一顶熊猫元素的凉帽。”“少儿和女子客家舞龙队可以去熊猫广场训练,让更多的市民和游客了解我们的‘都市熊猫村’。”就在前不久,白莲池客家乡愁博物馆里热闹非凡,社区居民围坐在一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提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这是都市熊猫文创社区营造计划发布以来,开展的第一次针对院落空间打造和院落自组织培育的培训会。“培育社区居民骨干和自组织,是推进‘都市熊猫村’文创社区营造计划的另一个维度。”白莲池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街道前期的调研中,我们发现菁华翠庭小区60%以上的居民都期望参与到北湖熊猫旅游国际休闲区建设的工作的氛围营造中来,并从中获得技能提升和增收机会,但是以往他们缺乏相关路径。针对这样的现状,白莲池街道启发社区居民挖掘客家文创产品的思路,给他们提供拓展兴趣和技能的平台,街道计划依托客家乡愁记忆馆建设社区院落公共文化空间,用一年的时间培育50名社区文创骨干以及3-5个社区自组织,并定期邀请文创专家对他们进行培训。

“在首次培训中,居民们的热情非常高,提出了不少创意和想法。接下来我们还将定期开展文创故事挖掘和品牌塑造、大熊猫文化元素提炼、客家文化产品设计、文创产业服务销售等12项技能培训课程,进一步提升社区自组织和居民骨干的技能。”白莲池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街道已经推动“客家大熊猫”“客家围楼”等文创产品服务入驻客家记忆乡愁馆,下一步还将借助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庞大的客流量,试点为到访游客提供体验服务和客家文创产品,探索以商业化的方式助力“大熊猫+客家”文创社区营造,打造一批社区文化品牌。

成华区委宣传部供图

成立首支客家舞龙队

5天参与人数翻10倍

弘扬客家文化和精神,助力文化传承,是提升居民社区自豪感的重要途径。记者了解到,白莲池街道在探索以商业化方式打造社区品牌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大熊猫+客家”文创社区的文化内涵。

8月的傍晚,炎炎夏日的余热还未褪去,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停车场,“都市熊猫村”女子客家舞龙队和少儿客家舞龙队的成员们已经做足准备,开始了他们的第三次实训。随着伴奏音乐响起,队员们举起手中的舞龙棒,分别作出游龙、盘龙、穿腾等动作,挥舞间一招一式有模有样,吸引了近千名居民和游客前来围观。

“客家舞龙是整个‘都市熊猫村’和白莲池街道的重要文化标志,它既强身健体,又可以带来视觉享受,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力载体。”舞龙队队员罗泽琼告诉记者,经过前两次的实训,传承与推广客家舞龙文化逐渐在“都市熊猫村”引发热议,相比于5天前的第一次实训不到100人的参与,第三次实训参与人数达到了近千人,人数翻了10倍。

“培育全国首个社区少儿客家舞龙队和女子客家舞龙队,是‘都市熊猫村’文创社区营造的重要一环。”白莲池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舞龙队影响力的扩大,客家舞龙和大熊猫相融合的文创产品也随之衍生出来。目前由街道主导设计出了手机壳、帆布袋、鼠标垫等文创产品,希望在传承客家文化的同时,也能提升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造血功能,从而更好的服务社区居民。

自本月社区营造计划正式启动以来,除了客家舞龙队培育项目,白莲池街道还开展了“都市熊猫村小讲堂”、“客家乡愁记忆馆小小讲解员”“熊猫有戏舞台剧”等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活动,不断激发各个年龄层的居民参与社区营造的积极性。

据了解,白莲池街道下一步还将计划筹备成华区首家社区社会企业,为居民增加就业和增收机会,把更多居民的创意变为现实,逐步将片区达成为全市独一无二的“都市熊猫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