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芮菱 川报观察记者 李寰

8月18日,第二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第二届西南基层医疗服务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北京大学医院管理教授朱恒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统战部部长廖志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贺滨在内的300多名行业精英齐聚一堂,探讨“基层医疗的崛起与机遇”。

过去一年,基层医疗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国家层面出台一系列重磅政策,旨在促进基层医疗的发展。前不久,10部委出台促进社会办医重磅文件——《关于印发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意见的通知》,再一次把社会办医和基层医疗放置核心位置。

论坛上,朱恒鹏副所长谈到了社会办医的机会和路径。他表示,国家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社会办医政策足够宽松。医疗行业呈现三大趋势:慢病成为主要疾病;医院服务比重持续减少;医疗绩效测度日趋标准化。

“由于医疗的独特性,服务品质将是民营医疗机构制胜的法宝,医生声誉机制是社会办医突破瓶颈的关键”,朱恒鹏建议医疗机构要关注90后,根据需求侧变化,做好供给侧转型,还应关注家庭医生制度的影响,重视互联网医疗和专科医疗机构带来的“全科-专科分工协作机制”的发展(分级诊疗机制)。

朱恒鑫教授就非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发表了见解。他认为,非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有目标的战略性、发展的持续性、质量的可靠性、环境的适应性、竞争的优势性这五个基本特征,想要保持非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卓越管理、医疗质量、共同信念、贴近需求、科学绩效这五项基本原则。

特约研究员贺滨表示,传统诊所的业务和形式相对简单,但在市场和政策的影响下,未来开办诊所要考虑的不仅是医学问题,更要考虑经营问题、内部管理问题和外部环境问题。诊所要结合自身优势,根据环境变化,采取差异化战略。

对于如何破解基层医疗机构的运营困局,吕医生连锁总经理王文骋认为,在运营层面上,如何为患者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是关键。只有为患者带来真实的改善,诊所的经济效益、社会声望才会随之而来”。“不论是连锁诊所还是其他连锁医疗服务机构,在制定运营策略的时候,一定要把‘以患者为中心’放在首位。因为患者的选择会决定诊所的生存和发展。”王文骋说。

图片由西南基层医疗服务高峰论坛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