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李婷

8月16日下午,四川省作家协会和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阿来作品《云中记》研讨会在省社科院举行,这部小说此前入选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作品公示名单,包括阿来在内的川内20余位文学界的专家和教授参与研讨,“诗性”“哲学”等成为评论关键词。

《云中记》以10多年前的“汶川大地震”为背景,主要讲述了一个在地震后消失的藏族村落云中村,在政府的帮助下整体搬迁到了一处平原。村中的祭师阿巴内心却难以平静,他总是怀念着那些死去的人,于是他重返村落,用自己的方式焚香起舞,安抚亡灵……

专家:不消费灾难,是向死而生的诗性哲学

“这是一种向死而生的诗性写作。”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向宝云说道,他认为《云中记》虽然是一部关于地震的缅怀性、致敬性作品,但可贵的是,小说探讨了自然万物、生命与人性、人类面对苦难时与亲人,与消逝空间的思考与反思。小说借阿巴这位主角,展现了对生命的死亡与尊重。

这种观点得到了现场不少专家的认同。四川省作协副主席、《四川文学》执行主编罗伟章说:“我在读这本书时,有一种遥远而美妙的呼应,尽管这是一个关于灾难的故事,一部立足灾难的小说,全篇却低徊着生命的诗。”他分析,这部小说的辽阔和深刻性在于,它借一场万众关切的地震,书写世道沧桑和文明演进。每种文明的渗透,可能带来进步,必然造成失去,经历失去的人们,需要灵魂的安抚。

“山壁粗粝、植被稀疏、石骨裸露。”成都市作协常务副主席、作家蒋蓝边评论边“摘”出《云中记》的原文内容,他认为这种描写非常有画面感,交错互嵌。《云中记》写出了生命所经历的磨难、罪过、悲苦,但更为峭拔的意义,在于写出经历过这一切后,凸显了人性的温暖,能让我们看到人性的清亮。并且他个人认为,阿巴这一角色也引起当下人们关于乡村建设的反思。

阿来:时隔十年偶然成书,莫扎特《安魂曲》陪伴写作

“其实从大家讨论的‘诗性’里,我也得到了启发,但同时我脑海中浮现出太多地震发生时的情景。”研讨会结尾,阿来和与会者们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缘由。

阿来回忆,汶川地震发生时自己正在成都家中书写《格萨尔王传》,因为家里楼层高,震感比较强烈,墙上的东西稀里哗啦掉了一地,地震后又通讯瘫痪。待情绪稳定后他下楼避险,打探消息,其间联系上了志愿者组织。同时,他也十分惦记位于灾区老家中的亲人,于是第一时间,以志愿者的身份赶赴灾区。在灾区他目睹了自己家中受灾也要给路人煮粥喝的居民,他也看到了家属在救援现场痛哭流涕。“不少人哭晕了,帐篷里救醒了,有点力气又继续哭。”当时他就在思考:面对死亡,除了痛苦和悲伤,我们还能做什么?

随着时间的推移,营救工作逐渐进入后期。有天晚上,一直下雨的灾区突然雨停,他在车上,抬头望到了漫天繁星,想起无数的逝者,觉得很动容,于是就打开音响,播放起他喜欢的古典音乐莫扎特的《安魂曲》。一些周围的村民哭声渐少,静静和他一起聆听,然后默默离去。“当时只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志愿者而不是作家。”十年间,阿来看到羌族村庄搬迁的视频、也亲历了玉树地震祭师安抚的场景,“因为这些琐碎的地震记忆,最后在去年,才有了写作的欲望。”

去年,阿来听到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的警报声,莫名地,所有心底的情绪浮现,泪流不止。“开始还在写另外一部小说,但又打开了一个新文档,第一天写一点,第二天觉得还能再写一点,第三天觉得还有能写的……”偶然积累下来,这个文档就记录了如今《云中记》的内容。“写作中不少时候有《安魂曲》陪伴,它的旋律在我耳边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