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波 罗武林

图为纪检干部查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线索  蒋华波 摄

“1-6月,全县发文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4.7%,会议次数较去年同期减少3%;督查检查考核较去年精简50.7%……”

今年以来,岳池县直击痛点,做好“加减法”,从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清除顽疾沉疴,把作风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

为了做好“减法”,为基层干部“减负松绑”,该县在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9个方面突出问题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行“1+X”会议模式,严格落实县委每月第一周无会周、每年4月和10月无会月制度;精简各类文件材料,层层减少文件数量;严格执行督查考核审批制度,全年只开展1次年度绩效考核……

“减法”减到何种程度?以纠治责任书“满天飞”现状为例,

该县纪委监委牵头,组织县委办、县政府办、目标督查办等部门,已清除签订的目标责任书59项。

“减法”减负,“加法”提质增效。该县县级领导干部和部门负责人加大了调查研究频率,每次调查研究还必须为基层解决至少1个实际困难和问题。各牵头单位加强责任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加大“头雁效应”发挥;县纪委监委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加大干部培训力度,不断完善干部知识结构。建立干部考核激励机制,出台《关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的若干意见》,为干事创业干部撑腰鼓劲。

顾县镇纪委书记余杨对整治该镇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底气”很足,他的“底气”来自于自上而下的“传导”和看得见的变化:开会减少,为群众办事效率增加;考核减少,工作自觉性增强;发文缩减,执行力更高;喊口号少了,深入基层多了……

事实证明,“加减法”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各单位、部门腾开了手脚,创新性的开展工作;党员干部不再畏手畏脚,而是“轻装上阵”,心无旁骛的开展工作。

这一点,乔家镇陈家湾村第一书记唐青松深有体会,以前,帮扶干部入户后,第一件事情就是与贫困户合影,拿出笔记本做好留底资料;现在不一样了,那些痕迹管理机械式做法一去不复返,大家不再通过微信、QQ等晒工作痕迹,把心思都用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面,与贫困群众走得更近。

“改作风没有休止符,我们将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敲紧,一颗一颗钉牢,清除党员干部身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气息,让他们脚上沾泥土,身上带‘土香’,全身心为群众服务,让群众受益。”该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吴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