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罗向明

8月13日,四川师大附属圣菲小学郭沁老师收到一位5年级学生家长的感谢信息:今年暑假,孩子参加了“行游英伦”交流活动,回家写的笔记中,有一句话让他觉得很震撼。孩子说,这次没有家长陪同的一行38位同学交流团,在英国的11天,让外国人感受到了这一群中国小朋友彰显出的品格力量。

5年前,成都市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会长杨霖,在借鉴国外品格教育经验的基础上,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推动了《中小学生品格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并以省级重点课题的形式拉开,将成都市作为第一个实验区,“我们最初只选择了成都的50所课题实验学校,但短短5年就增加到现在的全省近千所。”

潜移默化让24个基本品格植入心灵

自7月10日起的11天里,孩子们参观了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大本钟、伦敦眼、大英博物馆、白金汉宫等。每到一处,孩子们专心听讲前,都把书包整齐地排成一线,引得当地人和游客们关注拍照。

“书包组成的这道黄线,传递着礼貌有序的文明价值观。”省少先队执行总辅导员周建军告诉记者,四川师大附属圣菲小学是第一批“成都市品格教育实验基地学校”。

杨霖解释,品格教育最好的效果是真正回到教育的常识上,回到了育人为本上,激发孩子们道德意识及赋予他们解决道德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懂得为他人服务、建立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健康关系。

在5年探索实践中,课题组梳理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具备的24个基本品格,包括专注、井然有序、守时、诚实、爱国、责任、感恩、友善等,并被细化成“品格行为要求”和“能力目标”,引导教师和家长有目的、有指向地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品格的社会公民。

形成体系打造品格教育生态场

目前,成都品格教育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教育模式,并出版了北师大版《品格教育》教材。根据儿童品格成长的规律和儿童认知、行为发展的特点,从行为表达操作入手,通过行为习得、体验感知、明辨价值和践行运用四个层次的学习方式,让品格教育变老师的“说教传授”为学生的“体验行动”,形成了基于目标和内容达成的16个实施路径。

杨霖介绍,将品格教育成体系提出,并结合进中小学校的课程之中,成都市走在了全国前列。2018年,杨霖的“中小学品格教育的成都经验”荣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校长奖。

目前,该项经验已经在全省推广实践,巴中、自贡、达州、遂宁、绵阳、资阳、乐山等地,已经由当地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立项,开始在全域中小学推行。上海、广州、湖南、云南等地教育部门也都来取经学习。

“品格教育是互相影响的,大家都是这个生态场的一分子。”品格教育试验基地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西区)校长陈宗荣说,大人影响孩子,孩子影响大人,才能形成良性互动。

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西区)刚建校时,学校出于安全考虑,不允许校外人士随意出入,进校园通常需预约或跟老师提前联系。但个别家长漠视规则,硬闯校门。经保安及老师、孩子跟家长解释,尤其是将家长卷入到品格教育之中一起受教育,这种情况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