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8年6月,四川发出向凉山深度贫困发起总攻的号令,共计5700多人派往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开展为期3年的脱贫攻坚和综合帮扶工作。当前,凉山州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在四川省委组织部指导下,四川日报·川报观察启动新一季“凉山脱贫大决战的故事”征文活动,面向奋战在凉山脱贫攻坚战场上的帮扶工作队成员及其亲属们,面向凉山州干部群众们,征集大家在这场脱贫攻坚战役中的故事。

来看这些真挚的文字,看他们在为彝区发展助力中,有什么亲身经历,有哪些情感撞击,奋斗出了多少亮眼成绩。

合觉四记

成都市公安局 孔康

作为成都公安一份子,投入到大凉山脱贫攻坚的历史性工作中,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工作中,我不断被当地风土民情、生活习惯、现实状况所震撼。我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是坐落在越西县申普乡高山之上的一个彝族聚居村落——合觉村。风过留声,雁过留痕,在村子里所见、所感、所想,五味交陈,融合在一起。工作之余,反复思索、几经删减归纳,遂成四记,起名曰合觉四记,记所见之人、所经之事、所得之感。不讲究韵律格调,不追求宏章美文,从点滴入手,从瞬间切题,只求返璞归真,记录或有不全,文字或有粗陋,只希望能够真实展示大山深处的现实状态和我们所经历的一些难忘瞬间。

一、入户记

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毫无疑问,扶贫工作,首位当是入户。入户才能了解真实情况,发现真实问题,才能同群众打成一片,连成一线。入户之前,当是好奇居多。虽然已在越西县城接触了一些彝族同胞,但他们或多或少被汉化。我们真正要接触的是,仍在高山之上居住的贫困群众。他们纯粹、朴素,一度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有的人现在仍保留着彝族先民的生活习惯。对他们的了解,大概从一件随身斗篷开始。斗篷曰查尔瓦,更像是一种成人礼物,多是用羊毛编织而成,可御寒、防雨,在野外甚至可以裹身而眠。讲究的,查尔瓦上绣上绚烂的花纹,或是家族的图案。除了这件斗篷外,对他们可谓一无所知。

一行三人,我与小赵同为帮扶队员,另一人为合觉村驻村第一书记,我们习惯称他邓哥。临行之前,我问邓哥,入户之前需准备什么。邓哥思索片刻说,现在雨季尚未结束,那就准备一双雨靴吧。合觉村距离县城120多公里,海拔2600多米。邓哥私车公用,从越西县城,沿山而上,经过两个半小时攀山之行,终于抵达合觉村,也是我们未来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这两年,即便是大山深处,也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通到乡镇,水泥硬化路通到农村。刚下车,只见两人已等在村活动室门口。邓哥介绍,头发打理的一丝不苟的为村长呷什,另一体型偏瘦的为村支书曲依,二人均为彝族人。村长和支书的汉话虽然不标准,但勉强听懂。在村里,大部分人不通汉语。离开村组干部,我们在村里可谓是寸步难行。

由于村民均分散住在群山背后的山坳里,离公路较远,只有一条下山路,交通不便。为改善他们的居住生活条件,当地政府沿公路重新选址,建设彝家新寨,将高山之上的村民整体迁移下来。此次入户的目的就是认识一下村民,或者说是让村民认识一下我们之外,然后给村民的老房子逐一照相,做好建档工作。

合觉村有三个村民小组,分散在三个山上。为了提高效率,我与邓哥、小赵兵分三路。呷什村长带我去三组。沿公路边,开了一条岔,就是上山的路。这是去年才刚刚建好的水泥硬化路。没有这条路之前,村民们上下山极为不便,如遇雨天,有时甚至需手脚并用攀爬而行。远远望去,白色水泥路面如丝带般环绕在翠绿的大山上。山路蜿蜒盘旋而上,在山与山之间时隐时现,最后消失在山间的云雾中。上山前,邓哥让我们换上雨靴。我有点不解,虽然山路看起有点崎岖,但也算平整,为何要着雨靴登山呢。

出发不久,淅淅沥沥下起雨来。天气转凉,虽无风,但仍觉阵阵凉意不时袭来。虽然是水泥路,但坡度陡峭,一路向上,且曲折迂回,走起来仍要费一番力气。不几步就觉气短,双手撑膝,喘气不止。徐行半个多小时,气温虽不到十度,但手臂的汗水顺着袖管流下来。越往上走,雾气越大,风景也越好。身边的植被由低矮灌木,变为了笔直挺拔的松柏。不登山,不知山之高。风景再美,怎奈筋疲力尽,也无心再攀爬。我问村长,还有多久能到。村长指了指散落在水泥地上的牛羊粪便说,快到了,就在前面。

果然,转过一个山头,便豁然开朗,远处山坳里,顺着起伏的地势,零星地散屋舍院落,以及颜色深浅不一的田地。村长说,颜色深的田里种的是苞谷,浅的是猪草。在一平坦处,整齐地摆放着几块巨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板。由于地势环境不适合架设电线,为了让村民能够用上电,政府在群众相对集中的地方,修建了这种小型的太阳能电站。远处看,整个村落错落有致,在山间雾气的笼罩下,宛如世外秘境,第一时间就联想到桃花源,虽不见袅袅炊烟,但闻犬吠四起,虽不见阡陌交通,但见人影憧憧。正是:

初访深山主人家,不知庭院向何开。

几处黄犬雨中吠,缘是新客入户来。

但是,逐渐接近时,却是另外一番让人惊叹的景象。公路尽头,通往村落的路,是未经修葺的土路。连着下了几天的雨,路面上早已是稀泥浆水,更混合了一些动物的粪便。路不成路,道不为道。面对此情景,脑中的桃花源不在了,这也才明白为何要穿雨靴。村长站在公路边,用彝语朝村子里喊了几句话,里面同样用彝语回应着他。不敢贸然行动,只是顺着村长的足印,踏着泥泞不堪的小路,脚面完全没于泥浆之中,亦步亦趋地逐渐接近院落。房前屋后,全是泥巴水坑,竟无落脚之处。房子是土坯结构,屋顶上面杂草丛生,布满青苔。

院墙由于失修,上面的坯土逐渐剥落。有的院门直接倒在泥水里,少数还顽强地擎在那里。院子里的景象与外面并无两样,同样是泥泞不堪,随意堆放着做饭用的木材。有的院子里还建有小型的围圈,用于圈养猪羊等牲畜。这里几乎看不到现代化的痕迹,如不身临其境,无法想象。居住在此的村民,世代贫困,固守着古老但却落后的生活习惯,与外界几无交流,不通人烟。他们自给自足,但也常常难以果腹。毋庸置疑,这里就是贫中之贫,艰中之艰。这也恰是我们来此的目的。

随着脱贫攻坚事业的推进,陆续有村民搬离了世代居住的老宅。年轻人也多出去打工,只有一些老弱妇孺留局在此。我们的目标,就是在明年内,将剩余的这些人全部迁到彝家新寨,让贫困成为历史,让桃花源成为现实。

在泥地里挣扎许久后,竟适应了。在雨靴的帮助下,走泥泞之路也近乎如履平地。村民见我们到来,陆续围了过来。虽然语言不通,但从他们脸上的笑容,仍能感受到淳朴和善良。村长介绍了我们的来意后,村民非常配合。

采集信息过程中,遇到了一名14岁的小女孩。令人不解的是,她居然听不懂汉语。照例,她这个年龄的孩子,只要是上过小学,或多或少都能听得懂汉语。经过村长翻译,我明白了。原来,小女孩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她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没有离开过村子,更没有读过书。她年龄虽小,但做起家务活来,却是经验丰富,游刃有余。小女孩的经历虽算不上普遍现象,但也不是个例。父母缺位,年长的孩子就扮演父母的角色。生活的重担过早压在他们肩头,还未长大,就已成人。在如诗如画的年龄,却茕茕孑立,不得不负重生活,令人叹息。他们是否想象过外面的世界,是否想象过自己的未来,不得而知。我们也将小姑娘的基本情况登记在册,并及时上报,希望能够帮助她度过难关,今后有一个幸福的生活。

结束了一天的入户工作,心情是喜忧参半。忧的是,尚有这么多人仍在处在如此恶劣的生活环境中。喜的是,贫困即将成为历史,千年以来的积贫积困即将烟消云散,很多人将因此改变人生轨迹。晚上,雨势渐大。躺在床上,听着外面的沙沙雨声,想起了郑板桥先生的一首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二、小友记

小友名为沙马作铁,今年7岁,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彝族小朋友。作铁皮肤黝黑,身材匀称,身高不输同龄人,他总是穿一件简版“查尔瓦马甲”,脚上套一双儿童版长筒雨靴。作铁喜欢笑,一笑起来就露出上排的几颗牙齿。走路时,作铁习惯将双手插在裤兜里,左右摇摆,颇有一番逍遥感。

初见作铁,是在一次村民大会上。当时在进行民主评议村民投票,我和小赵在屋内记票,村民逐一进来投票。一位年龄较大的村民不懂汉语,我们只有靠手势比划来交流,但收效甚微。正在一筹莫展之际,作铁信步走了进来。我看到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觉得他应该听懂汉话,可以来为我们翻译。我招手,示意他过来。我问他,能不能听懂我的话?他诧异地盯着我看,目不转睛,眼神有点凶,看得我有些不自在。我又大声地问了一次,他仍旧没回答。正在我不解时,他扭头走了。我心想,真是个怪异的孩子。

晚饭时,我向邓书记说起了这件事。他笑了笑说,那个娃儿是我们村二组小组长沙马达曲家的,很聪明,但可惜不会说话,没有念书。我有点不以为然说,聪明倒是没有感觉到,不说话倒是真的。邓书记见我没有理解,继续解释道,他不是不说话,而是说不了话,他是个聋哑儿童。我有些意外,对这个娃娃的态度也开始转变。

次日,在路上遇到了作铁。他跟在一台挖掘机的后面,双袖撸起,双手满是泥。挖掘机两条履带前后各站了一个人,履带上放置了一个汽车轮胎。原来,这是一条刚修好的柏油路,几人的任务是为了防止挖掘机将路面碾坏。挖掘机向前走,将放置在履带后方轮胎从带至前方,当履带接触地面前的一瞬,前面的人将轮胎铺在地上,这样履带就会压在轮胎上。如此往复,避免了履带直接和地面接触,进而保护了路面。作铁跟在一个大人身后,但他还太小,只能是后备力量。即便如此,他还是满脸兴奋,仿佛要去干一番大事。作铁一改昨日的冷酷,主动朝我们笑了笑,我也用微笑回应他。

再见作铁,是入户回来后的下午。下山后,疲惫不堪,饥肠辘辘。村长安排我们到二组小组长家中吃饭。走到后,我才想起,这就是作铁的家。果然,在门口就遇到了作铁。一回生,二回熟,这次作铁果然变得热情开朗起来。虽不能言语,但他用天真的笑容欢迎我们。作铁家前几年就已经搬了下来,并利用自家的空闲房屋开了一家小小的杂货店,向村民售卖香烟酒水等生活用品。院子是水泥硬化地面,无论下多大雨,也不会有泥巴。大门到内屋,总共就不过七八米,一眼就看到。但作铁主动在前面带路,将我们领进屋内。屋里比较简陋,只有一张四方桌,和几张简易的凳子。

我坐了下来,从包中拿出剩下的小半瓶矿泉水来喝。刚喝一口,就见作铁一路小跑进了里屋,不一会,就抱着一瓶矿泉水出来。他走到我面前,嘴里发出“恩恩”的声音,然后将水推至我怀里。我很是感动,作铁是把他家杂货店里售卖的水拿来给我。我拿在手里,觉得这瓶水沉甸甸的,似有千斤重。我晃了晃原来的那瓶水,示意作铁,我这里还有水。但作铁没有理会,指了指那满瓶水,嘴里依旧发出“恩恩”的声音,然后做了一个喝水的动作。我明白他的意思。正在这时,村长走了进来。我想到村长也是一天没有喝水了,就顺手把水递给了他。作铁看在了眼里,又一路小跑进了里屋,不一会又抱了一瓶水出来,然后推到我怀里。

这看似小小的举动,让我对这个小家伙刮目相看。贫困和富贵都可以有千百种表现形式,但是善良却只有一种,那就是真实。舞台上的善良,总是那么苍白无力。无论是处在贫困或富贵的境地,善良的本性不会改变。邓书记说的作铁聪明,我想应该是在说他的善良。一个聋哑儿童,不能说,也不能写,既不能献策献计,又不能肩扛担挑,聪明又能体现在哪里呢?只有善良的举动才会被牢牢记住,唯有善良的心才能感动彼此。

饭后,在大门口,我拿出手机给作铁照相。在镜头下,他有点害羞,又变回了一个孩子。是啊,他只是个孩子,本应在学校里,与同龄人嬉戏打闹。但由于身体的缺陷,当地也没有聋哑学校,他不得不作留守家中。至于未来,也是不容乐观。为感谢作铁的善良,我把随身携带的润喉糖送给了他。我放了一颗糖在舌头上,朝他吐了吐舌头。他也放了一颗在舌头上,然后朝我做了一个鬼脸,笑着跑开了。

作铁是不幸的,上天关闭了声音的门,他不能诉说,也不能聆听。他生活的贫困环境,没有干净的衣服,也没有可口的饭菜,没有物质上的享受,也没有精神上的寄托,甚至没有教给他良好的生活习惯。作铁也是幸运的,他不会听到世上的谗言佞语,也不会因世道的莫测而恶言相向。

作铁是乐观的,他从未因自身的缺陷而自卑自弃。有一次,我看到作铁和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耍,他张开双臂,尽情奔跑,笑容灿烂,简单而又纯粹,快乐而又自然。有时我想,如果作铁出生在一个条件优渥的家庭里面,会是什么样子呢?出生天注定,但是,生活可以改变。我希望,在合觉村工作期间,能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帮助作铁,哪怕是帮他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勤洗脸,保持自身的干净整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们不必苛求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国之栋梁,只要能够做自己擅长的,对身边人有益的,就足矣。

小友沙马作铁,虽然我们才刚刚认识,但你的善良和乐观已经感染了我。余生之路还长,愿你寒有衣,暑有扇,饥有食,住有房,做一个简单、快乐,但是永远善良的人。

三、干饭记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大道理往往蕴含在朴素的话语中。吃饭对于人来说,可谓是天大的事情。因此,择出一篇专记这天大的事。

在越西,人们喜欢把吃饭叫做干(gàn)饭,把喝酒叫做干酒。来之前,就被告知,要能做到“吃得下烤洋芋(土豆),喝得下酸菜汤”。虽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作为食五谷杂粮长大的草根阶层,馒头咸菜一个月也能坚持,但如果顿顿大鱼大肉,恐怕最多两天就无福消受了。因此,对于吃饭,我是没有畏难情绪的,粗茶淡饭足矣。在我印象中,民族的,就是独具特色的。彝族人的饮食文化,也应该有独特的习惯,更淳朴、自然。不久,我就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种独特。

申普乡政府地处海拔2600米的高山上,四周高山密林环抱,山间溪水丰富,空气清新。初来乍到,顿感心旷神怡。彝族也是个好客的民族,客人远道而来,必用重礼相迎。因此,初到乡政府报道时,食堂为我们准备了一顿地道的彝餐。

坨坨肉,彝餐的标志,我们有幸在第一时间见识。当时,我们几个队员正站在乡政府院子里闲聊。食堂里做饭的彝族大哥,端了一个塑料盆径直走到我们身边,然后放在地下。我们凑近一看,一块块拳头那么大的带皮肉块重叠在一起。之后,这个大哥又端出来一盆米饭和一盆颜色深沉的汤,同样的方式,放在了地上。相对于外面的路面,乡政府的院子算是干净的,但也未干净到可以充当餐桌的程度。正在我们忧虑时,邓书记过来了,他解释道,彝族人吃饭不用桌椅,直接以地为桌,也不使刀叉,更不用筷子,而是用马勺子,要先汤后饭再肉。说毕,示意我们围过来。我们蹲在地上,将“三大盆”围在中间。每个人一手握马勺,先尝一口汤,再吃一口饭,然后再拿一块肉。坨坨肉,拳头那么大,拿在手中,不知从哪儿入口。有幸找到一块体型较小的,放入口中,细细品嚼,味道尚佳,劲道、耐嚼。但不能久吃,因为蹲的太久,脚会麻。彝族人用餐个个动作干净利落,我想,也有这个原因吧。

第一顿彝餐就在学习和探索过程中结束了。坨坨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到了彝族人的待客的热情和大方,也看到他们粗犷豪放的一面。但是,对我们这些“外来户”来说,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彝族更有杀牲待客的习俗。在杀牲之前,要把活牲牵到客前,请客人过目后宰杀,以表示对客人的敬重。过去,彝家以牛、羊待客时,皆不用刀,用手捏死或捶死牲畜,故称“打牲”。近年来,当地倡导文明新习俗,“打牲”难以再见。不过,我们有幸在一户彝家看到了杀猪的场景。

火把节前夕,我们到村里走访。当地人常说,火把节是干工作的好时机,因为这个时候所有外出打工的人都要回来过节。我们也趁此时机到几家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户家了解情况。当日下午,走到一农户家时,就听到里面传来猪的嚎叫声。在当地政府的介绍下,主人一家都到广东打工,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也提升了。这次回来过火把节,就杀猪庆贺。主人家看到我们,热情去家里邀请做客。主人家宰杀的是凉山地方品种“乌金猪”仔猪,俗称“小猪儿”。这种猪是按照传统放养方式饲养的,多以山上的高寒植物为主食,肉质紧密结实,且醇香,是当地人最爱的品种。

主人家动作娴熟,右手持刀,对准猪的咽喉刺去,手起刀落,鲜血迸出。小猪儿哀嚎挣扎几次,应声倒地。此时,主人直接将小猪儿放在事先已经燃起的草堆上。顿时,猪毛遇火则焚,不一会体外猪毛便被烧光。主人在翻转小猪儿的同时,用刀迅速刮猪皮。几次三下,猪毛便被刮干净。黄褐色的猪皮在高温下急剧收缩,在火的炙烤下第一次散发出了肉香。将“浴火”后的小猪儿放在溪水里洗干净后,开膛剖肚,将内脏处理完毕,整猪砍成数块,再将肉砍成扁方形的肉坨坨。主人家动作一气呵成,如庖丁解牛,不用帮手,一切游刃有余。锅庄上的锅早已架好,倒入山溪水,将坨坨肉放入其中。柴火烧得正旺,噼噼啪啪,不一会肉块就开始在沸水中翻滚,肉香扑鼻。这肉香沁人心脾,是久违了的味道,城里难得几回闻。肉熟后,捞起放入盆中,放入海椒面、盐巴调味后,即可食用。

这种最朴素的加工方式,保留了肉的最初味道。但是对于初次接触的人来说,吃下一块拳头那么大的肉,尚需要一些勇气。这样让我想起了苏东坡的养生之道:

无事以当贵,早寝以当富。

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

然而,坨坨肉也只是在迎接宾客或是重大节日时才出现。彝家日常的主食还是荞面馍馍、玉米馍馍、洋芋。千百年来,由于深度贫困,一些农户经常是食不果腹。一些儿童由于营养不良,长得十分瘦小。有一次,我曾在越西二中的军训操场上,看到几名初一的学生。但从身材外貌看,却如同小学一年级一般。不过,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很多农户基本上已经解决了温饱的问题。为了增加贫困户的收入,我们帮扶工作队经常采用“以购代捐”的形式,购买农户的农产品,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入,也改善了我们自己的伙食。

一日,与村组干部一起到山上的农户家中走访。走到半山腰,见几只肥壮的跑山鸡在山上觅食。呷什村长说,这些鸡都是散养的,没有喂过人工饲料,食堂中午就准备给大家做洋芋烧鸡。在这大山深处,朴素的食材加上朴素的做法,往往就会带来原汁原味的美味。跑山鸡悠然觅食,见到我们也丝毫不畏惧。正可谓:

养鸡纵鸡肥,鸡肥乃烹之。

主人计固佳,不可与鸡知。

听了村长的话,那天上午干劲十足,忍着饥肠辘辘,爬完了两座山头。入户回来,已经是下午时分。只吃了一顿早餐,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工作队以购买代捐,委托村长向农户收购了两只鸡,准备做洋芋烧鸡。这道菜做法很简单,将跑山鸡切成块,取山溪水来煮,快煮熟时,加入土豆,最后加一些盐巴。没有任何调料和香料,与川菜相比,这里吃到的都是食物原本的味道。一切都来自于大山,浑然天成。一天的疲惫,也在一顿风卷残云中逐渐消散。

的确,大山之上,生活条件艰苦。高寒地区,蔬菜稀少。秋季一过,绝大多数的蔬菜需要从县城运上去。大雪封山之际,只有靠吃存储的洋芋生活。人不能被苦难压倒,面对这一切,我们早已做好了思想准备。身边有地,水中有鱼,一切取自于自然,一切归还于自然。就如同海子那样,从关心粮食和蔬菜做起,踏遍这里的每个角落,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虽然我们没有一座面朝大海的房子,但是,我们拥有漫山遍野的春暖花开。等春天到来之时,我们会在房前屋后播下希望的种子,细心呵护,期待收获成功的果实。

四、行路记

来到大凉山腹地,对蜀道难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大概一年前,越西县至申普乡的公路竣工通车。一日之内大山深处往返县城,成为了现实。但是,山里面的交通,仍是极为不便。由于村民居住区域较为分散,村与村,户与户之间仍是需要跋山涉水才能到达。此地不仅有崇山峻岭,更有深谷纵横。真是“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行路难,路难行,但也要义无反顾地前行。一次,跟随村长走访搬到昭觉县的几户村民。时值盛夏,千里之外的成都已经是酷暑难耐。但是,大凉山里却是清爽宜人,真正是“夏无酷暑”。可是,听呷什村长说,到了冬天,大雪封山,道路不通,1米多深的积雪覆盖整个大山,最低温度可以达到零下十几度,更甚者,可达零下二十多度。看来,应该早做准备,“未雪绸缪”,提前置备御寒衣物。说话间,班车已到站。但是,从窗外望去,仍是一片群山,根本没有看到任何村落。呷什说,村子还在山的那边,车子到不了,要走进去。几人下了车,跟在呷什村长后面。沿着鹅肠小径,走下公路,走进广袤无比的大山怀抱。正午时分,烈日当空,明晃晃的阳光照得眼睛无法睁开。山上的紫外线较强,晒一会就感觉脸上灼热疼痛。行至数百米,转入密林,树荫之下,顿觉惠风和畅。我们所走的山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路,而是行人走多了,踩出来的路。正像鲁迅先生所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走了二十多分钟,呷什村长仍是健步如飞,我们却感觉疲惫不堪。海拔愈高,脚步越沉,呼吸越重。呷什村长说,最近天气好,山路好走,如果遇到连阴雨,路上全是泥水浆浆,爬起山来更恼火。稍作休息,仔细看看身边的风景。天空湛蓝,白云连片。放眼四周郁郁葱葱,高处是笔直的松树,低处是成片的灌木。深呼吸一口,混合青草味道的空气有点凉。远处山坡上,颜色深浅不一的植被,层层叠叠,宛如画卷。山谷处,更有几匹马在悠闲地吃草。都说靠山吃山,但眼前这片地处高寒地区的大山,只能种出土豆、玉米、荞麦等作物,艰难地供养着居住在山里的彝族人家。一年年,一代代,千百年来,积贫积弱。

继续赶路,路却嘎然而止。一条大河谷将这座山一分为二。大凉山地处乌蒙山片区,水资源较为丰富。山谷内,大小河流纵横交织,更有无数小溪沿山飞流而下。遇到大河阻路,也就不足为奇。河谷深十多米,谷底水流湍急,将河床里的石头磨刷的十分圆润。两边岸上,各立起一座两米多高的水泥柱。两柱之间,悬挂着一条钢索,横跨整个河面。毫无疑问,这就是过河的工具,当地人称之为“溜索”。之前,在一些景区体验过溜索。但是,这种野外自助溜索,还是头一次见。当地人,无论老幼,均能熟练操作。乘坐溜索,只需一套绳套工具。一端用活动铁环扣在钢索上,一端两个绳套将两腿固定,之后的事情就交给重力了。双手紧紧抓住胸前的保护绳,身下是湍急的河水,只听风在耳边呼啸而过,数秒钟之后就完成了过河。然后,将绳套通过滑轮送回对岸。呷什给我们演示了一遍,并强调了注意事项。我们一一乘坐溜索过河,将身心交给大山,也是别有一番风味。过河后,呷什说,以前没有溜索的时,村民们要趟水渡河,特别是到了冬天,冷水刺骨。现在有了溜索,方便了山里的人外出。对于在大山深处居住的人来说,溜索可以说是最实用便捷的工具,甚至猪羊等家畜,也可以“坐”着溜索出门去,也算得上是一处独特的景观。

然而,只有在群众居住较为集中的地方,才修筑了桥梁或溜索。这也意味着,仍有少数群众过河仍需要趟水。一次,我同邓书记去隔壁村子办事。到这个村子,需要渡过一条十多米宽的河。但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桥也在几公里外。无奈,只有趟水了。就在我们卷起裤腿,脱掉鞋袜,准备渡河时,来了几个小朋友。他们是申普乡中心小学的学生,放学后结伴回家。申普乡只有一所小学,附近七八个村子的适龄儿童都在那里读书。没有交通工具,孩子们每天只能步行上下学,住家较远的要在路上走一个多小时。因此,学校放学时间比较早。这几个学生的家在河对岸,他们也要渡河回家。只见他们三下五除二就把鞋袜脱下拿在手里,说笑间开始渡河,一切都很熟练,一个接一个,排着队在水中前行,数分钟后他们就到了对岸。

目送他们之后,我们也开始渡河。虽值盛夏,双腿踏入河中的那刻,感觉到河水很是冰凉刺骨。水虽不深,但河底全是大大小小的鹅卵石,踩在上面,阵阵疼痛传上来。又冰又痛,举步维艰,咬紧牙一点点往前挪。双手无物可扶,整个身子都是摇摇晃晃。本想走慢一点、稳一点,然而,走的越慢,水越冰冷,脚底越疼。顾不了那么多,迈开大步朝着河对岸奔去。最终,平安抵达对岸。刚才那几个小朋友渡河时,感觉他们是非常轻松自如。到了我们这,就变得如此艰难。我想,他们也不是擅长或喜欢渡河,只是生活的艰难逼迫他们必须快速适应这一切。唯有如此,才能在大山里生存。

大凉山,山连山,一眼望不穿

望九天唏嘘,临五洋兴叹

受重任,决心坚而不变

仰高山,脚步勇往直前

行路难,多歧路,家在山那边

登而有云梯,攀而有石壁

青云志,助力脱贫攻坚

白首心,功成方可坦然

到凉山已满一年。这一年,逐步融入当地生活,熟悉当地的风土民情,掌握工作方法和任务。这一年,看到了以前从未看到的场景,走过了以前从未走过的艰途。这一年,虽有感悟,但记录的也只是一隅。脱贫攻坚工作,内容多而复杂,任务重而艰巨。我们每日与大山为伴,与星月同行,跋山涉水、踏遍泥泞,为的是不辜负贫困群众的期盼,不虚度自己的青春年华。合觉村是我的“战场”,我将竭尽所能,助力打赢场伟大的战争。纵使前方艰难险阻,我也当义无反顾。纵使道路坎坷不平,我也将坚定不移。从踏入大凉山的那刻起,就选择了这条艰难但却不凡的道路,不达目标,绝不收兵。

更多征文作品正在川报观察上展示

点击下图直达↓↓